新闻中心
站内搜索 |
新闻中心 香榧苗病虫害防治妙招
发布时间:2015-01-25 浏览次数:297 返回列表
目前已发现的香榧病虫害有59种,危害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香榧瘿螨:又名香榧红蜘蛛,香榧产区散生的榧树上普遍发生。以成虫、若虫在叶片正面危害,受害叶片先叶脉失绿变灰黄色,继而全叶枯焦,后早期脱落。对当年果实的产量与质量以及第二年花芽的形成都有影响。 形态特征:体长蠕虫形或纺锤形,橙黄色,越夏和越冬时体色橙红。足有4对,口器短小,一般不超过足长的2/3,向前或斜向前下方。 发生规律:1年发生5~9代,以卵在1~4年生枝背面的叶痕,树皮缝隙及分枝处越冬。越冬卵在次年4月底~6月上旬孵化。幼螨孵出后爬到新梢基部叶片聚集危害。以后各代随新梢生长,为害部位逐步上移。从4月底至10月中旬均有发生为害,全年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 防治方法:(1)药剂涂干。3月中下旬用10%吡虫啉乳油加上5倍柴油,或50%久效磷乳剂20千克兑水400千克,涂刷树干离地50厘米高处,操作时先刮除老皮20厘米宽环状,涂后用塑料薄膜包扎。(2)喷药防治:发生期每公顷用80%三唑锡乳油1000毫升兑水2000千克或波美度0.3~0.5石硫合剂喷雾。如发生严重可用下列专用杀螨剂,5%尼索朗乳油1000毫升兑水2000千克;50%托尔克1000毫升兑水2000千克;73%克螨特乳油1000毫升兑水3000千克;25%倍乐霸可湿性粉1000毫升兑水1500千克喷雾。 2、香榧硕丽盲蝽:寄主为香榧,若虫和成虫为害榧树的嫩梢和果实,为害严重时造成枯梢和果实脱落。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8~8.0毫米,宽2~3毫米。灰绿色,被细毛。体两侧平行,复眼大,达前胸背板,触角4节,第1节宽为第2节的2倍(雌虫)或宽为第2节的1.3倍(雄虫),刺吸式口器。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杂草中过冬。为害期一般从4月下旬始至6月上旬止,历时50天左右,为害高峰期出现在4月底到5月初这一时段。受害嫩梢枯萎,受害幼果不久就会脱落,受害成熟果实发黑,开裂。成虫发生时间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卵产于嫩梢。 防治方法:(1)营林措施,早春清除树下杂草,消灭越冬虫卵。(2)保护天敌蜘蛛。(3)药物防治,若虫期每公顷可用5%高渗吡虫啉乳油1500毫升,或10%吡虫啉乳油1000毫升,或45%辛硫磷乳油1000毫升,兑水1500千克喷施;成虫盛发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毫升兑水2000千克喷施。 3、香榧褐腐病:病原体为仁果褐腐丛梗孢,每年5~6月为害榧树果实,造成大量落果。 症状特点:被害果面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腐状小病斑,随后病斑迅速扩展成不规则形状,蔓延全果;病果呈褐色,果实腐烂松软,有特殊香味。后期果面上出现灰色或米黄色小绒球状突起的霉丛(病菌的孢子座),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果实松软成海绵状,略有弹性。树上发病的果实多于早期脱落或少量残留于树上,后失水干缩成黑色僵果。 发病规律:该病在果实生长和贮藏期间均可侵染为害。通常以菌丝体在病果(僵果)上越冬者居多。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果实。潜育期5~10天。病菌发育适温度25℃左右。常于果实接近成熟时达发病盛期。此病在5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同时病果在5月下旬开始脱落,6月上旬为落果高峰期。 防治方法:5月上旬开始用药,保果至7月上旬雨季结束。药剂每公顷可用5%菌毒清农用杀菌剂,1000毫升兑水300千克,50%代森铵1000毫升兑水800千克,50%退菌特1000毫升兑水400千克,20%叶双青1000毫升兑水600千克,1%波尔多液500公斤和50%代森铵1000亳升兑水500千克交替喷施。 4、苗木立枯病:是苗期主要病害,由茄丝核菌、黄色镰刀菌、腐霉菌等多种病原菌引起,主要为害苗木的根和茎基部。 症状特点:(1)种芽腐烂型发生在播后出苗之前,在这段时间,种芽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真菌侵染,易引起腐烂死亡,造成床面成块状、团状或断断续续的缺苗现象。(2)幼苗猝倒型多发生在茎部木质化前,幼苗近地处茎部变色,呈水渍状腐烂缢缩,然后感染全株,幼苗倒地死亡。(3)幼苗根腐型多发生在苗茎木质化后,幼苗受到侵染腐烂,破坏了输导组织,地上部分缺水,幼苗逐渐枯干,直立死亡。 发病规律:茄丝核菌引起的立枯病多发生在水份过多的土壤,还有气温比较低的时期发生倒伏型立枯病。镰刀菌则在土壤略有干燥的地方更猛烈地感染。腐霉菌在排水不良、过湿的苗床为害比较显著。 防治方法:(1)选择通风、向阳、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和适当远离水面的地方建苗圃,播种前用0.1%的福尔马林或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2)及时清理圃地,做好冬季清园。(3)发病苗床每公顷用50%多菌灵1000毫升兑水500千克灌根。(4)及时清除病株。(5)于春季病原尚未活动时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1000毫升兑水4000千克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