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站内搜索 |
新闻中心 油松种植知识
发布时间:2012-02-27 浏览次数:1368 返回列表
油松出自《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方书言松为五粒,字当读为鬣,音之误也。言每五鬣为一叶,或有两鬣、七鬣者。松岁久则实繁,中原虽有,然不及塞上者佳好也。” 《纲目》:“松树,磊砢修耸多节,其皮粗厚有鳞形,其叶后雕。二、三月抽蕤生花,长四、五寸,采其花蕊为松黄。结实状如猪心,叠成鳞砌,秋老则子长鳞裂。然叶有二针、三针、五针之别,三针者为栝子松,五针者为松子松。其子大如柏子,惟辽海及云南者,子大如巴豆可食,谓之海松子。” 油松在行道树上成行种植的株行距:大树成林种植或行道树以6~8m为好,中年行道树一般采用5~6m。 油松可与快长树成行混交植于路边,其优点是:油松的主干挺直,分枝弯曲多姿,杨柳作它背景,树冠层次有别,树色变化多,街景丰富。但有土壤容易板结的缺点;有的油松种植人行道内侧或分车带中,于车行道边种植快长树。这样土壤避免车、人的破坏和践踏,对油松生长有利。 中国北方冬季寒冷,春季风大、干旱,气温变化剧烈,对油松苗木的危害很大。为保证油松苗木安全越冬,避免因霜冻和生理干旱而引起油松苗木死亡,尤其对一些常绿树种、新引进的南方树种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应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油松苗木防寒主要是防止冻害、冻拔和生理干旱,。 常用的防寒方法:覆土防寒法、覆草防寒法、设障防寒法、冬灌防寒法等。 (大同古城苗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