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木施肥要把握好生长时期
苗木生长一般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阶段。
出苗期苗木不能自行制造养分,其营养主要靠种子内贮存的养分;幼苗期是指幼苗地上部分出现真叶、地下部生出侧根,到幼苗生长量大幅上升为止,这时对氮、磷的需要量虽然不多,但很敏感。速生期是苗木地上部和地下部同时生长,对养料需求量大,应增加氮肥用量及次数,并按比例施用磷钾肥。在生长后期为促进苗木硬化,提高抗性,应适时停施氮肥,到了硬化期要防止徒长,停止施用肥料,利于苗木充分木质化。一般一年生播种苗在生长初期需氮、磷肥较多,以促进幼根生长发育,在速生期需大量的氮磷钾及其他元素,在生长后期以钾为主,磷为辅,促进幼茎木质化。
2、对苗木的施肥方法的认识
苗木施肥的主要方法有基肥、种肥、土壤追肥、根外追肥。
基肥技术:基肥好结合秋耕深施,耕作层的湿度和温度都比浅层好,有利于肥料分解,深度以不少于15—17厘米为宜。
土壤追肥技术:一年生播种苗木,氮肥一般应从幼苗期的前期开始追,第一次少量追肥;以后几次应从幼苗期的后半期开始,到速生期的高生长第一个高峰之前1星期,为“追肥适期”;后一次追肥不应晚于两个高生长高峰之间的暂缓期。磷素易被土壤固定,一般不用于土壤追肥,多与有机肥混合作基肥。磷酸二氢钾和磷酸钙都适用于根外追肥。二年生以上留床苗,以生长初期和高生长速生期为重点,高生长停止后,可在径、根速生期之前追施后一次氮肥,促进苗木直径和根系生长。当年移植苗从成活后期开始追肥,以后参照留床苗。追肥方法有沟施、浇灌、撒施。三种方法中,沟施法的肥料吸收率高。沟施一般在7—10厘米深,施肥后盖土。
苗木根外追肥技术:根外追肥是将化学肥料或微量元素的稀释液喷洒在叶面,经叶子气孔被植株吸收利用的一种施肥方法,所以又叫做叶面施肥,根外追肥的优点是:用量少,肥效迅速、显著,肥料不会被土壤固定、不受根系吸收功能的影响等。通常在叶面喷施无机肥料,喷后5小时便可被吸收,24小时内可被吸收50%-75%,肥效持续7-10天,所以根外追肥以7-10天喷一次为宜。根外追肥能按苗木生长需要供给营养元素。一般喷3—4次效果较好。喷后2天内下雨,雨后在补喷一次。急需补充磷、钾或微量元素时宜用根外追肥。
欲了解更多苗木施肥方法请进入江西绿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查看 www.gclnh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