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绿农详述台湾牡丹樱的栽培管理技术
台湾牡丹樱为复瓣的樱花,复瓣中,只有一根细细的花芯,小小的花朵是层层叠叠的花瓣,它像是牡丹的缩小版,故起名为台湾牡丹樱。花期主要在2月初到3月初,花开繁茂,颜色逼人;花开时红艳艳的牡丹樱花,垂挂在树枝上,像一个个小灯笼。适宜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为观赏价值极高的樱花精品。
经过棚内育苗后的台湾牡丹樱,需移植于露地苗圃进行培养,进而成为苗木。现将台湾牡丹樱的移栽定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台湾牡丹樱移栽定植前的准备
移栽定植的圃地选择,应选择交通方便,灌溉条件良好,PH值在6.5-7.5,土壤肥沃的土壤或沙土壤。先把地整平,春季土壤解冻后,亩撒施2500-3000千克的优质有机肥,然后深耕细耙,按长约50米左右,宽1米左右的规格整理出南北走向的苗床。
二、台湾牡丹樱幼苗的移栽定植
组培台湾牡丹樱树苗生产不受季节限制,移栽定植时间以3月下旬-4月下旬为佳,移栽前,先对幼苗喷洒水,使营养钵内有足够充足的水分。幼苗高度在10厘米左右,为避免损伤苗,应起苗带钵,轻拿轻放。当天起苗,当天定植。按40×5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每床栽两行,亩载3300株左右,栽植时,一手轻轻将钵体倒置,一手将幼苗连同基质取出,载进苗床,尽量保持幼苗根系与基质的密接,提高成活率。栽后浇透水,但注意不要大水漫灌。
三、台湾牡丹樱定植后当年的管理
1、注意土肥和水的管理。应根据土壤情况及时浇水。浇水或雨后要及时松土。苗床内的杂草应及时清除。苗木进入速生期后,应追施1-2次速效肥料,以氮肥为主,每次亩施10-15千克,采用条施或穴施(具体穴施办法在蓝冰柏管理中已具体说明)。并结合浇水。生长期追施一次以磷钾为主的速效肥,促使苗木组织充实,增强越冬能力。
2、注意虫害防治。由于组培苗木已经脱毒,在定植苗圃内一般没有病虫害发生,但易遭食心虫危害,可用22%除虫净乳油800-1000倍液喷洒。
3、注意整形修剪。定植后当年生苗木的修剪,应本着以高生长为主,适当留取侧枝。对抽生的枝,要先保留,随着苗木的增高,从下层逐步取除。对主干顶端遭食心虫危害的苗木,要选1个长势好。部位靠上的侧枝,培养成为新的主干延长枝。经过修剪,使主干保持在80-90厘米高左右。
四、台湾牡丹樱定植后二年以上的苗木管理
城镇绿化对台湾牡丹樱二年以上生苗木苗木需求量较大。对二年以上苗木,除正常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外,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台湾牡丹樱在定植后的当年秋季,亩施1500-2000公斤腐熟鸡粪或猪粪,开沟条施或穴施,随施肥随封土。施肥位置距苗木基部20-25厘米。
2、增大株行距。采用80-90厘米的株行距,即在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对1年生的台湾牡丹樱苗木先隔行移出,再将所留行隔株移出,使苗木株行距变为80×100厘米。亩株数减至830株左右。对移出的苗木,可作为商品台湾牡丹樱苗木销售,也可当作扩展种植苗木使用。移出另行栽植的苗木,为减轻苗木的缓苗现象,移栽时要带直径10-15厘米的土球。
3、二年以上台湾牡丹樱苗木管理,除必须搞好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外,要去除下层部分侧枝。第一侧枝距地面100-110厘米,所留侧枝要均匀地向外分布,使树体匀称。2年生的台湾牡丹樱树,平均高度可达3.5米,地径5厘米。若培育3年以上苗木,则要达到5-6米以上高度。
欲了解更多台湾牡丹樱相关资料请进入江西绿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www.gclnh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