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的冬季修剪需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进行的修剪,主要是通过各种修剪手法,如长放、短截、疏枝、回缩等技术措施来调整各骨干枝的角度,平衡其长势和打开“光路”及“水路”,保证树体通风透光,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现江西绿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桃树冬季整形修剪方法介绍如下:
一、桃树整形修剪时期
桃树从落叶到翌年萌芽前均可进行,正常的修剪时期应在第一次霜冻后20天及一个月后完成,具体要看品种、树龄、树势,一般以落叶早的品种先剪,老树弱树先剪;落叶迟的品种,壮树及强旺树晚剪。如有些品种生长势特旺,可延至萌芽时修剪,以便削弱它的生长势。
二、桃树整形修剪依据
1、不同品种群落。
开张型品种与直立型品种的树姿、结果习性均有区别,在整形修剪时也应区别对待。开张型品种树姿开张,枝条细软,枝条分生角度大,生长势较缓和,坐果容易,以长、中果枝结果为好,对骨干枝适当长留,进入盛果期后注意抬高角度;直立型品种生长旺盛,枝条较硬,分枝角度小,树冠较直立,顶端优势明显,长果枝坐果不好,较短果枝的坐果比较理想。因此,修剪时应先剪除先端强旺枝,用中、短果枝或后部的花束状果枝结果为好。
2、不同品种的特性。
树姿开张、长势弱的品种,整形修剪时要注意抬高角度,以增强树势;树姿直立、长势强的品种,则应注意开张角度,以缓和树势。
3、树龄和树势。
幼树和初果期树树体生长旺盛,应使树冠及早开张,以缓和树势,修剪量要轻,以轻剪长放为主;盛果期树修剪时为了保持树势健壮生长,延长盛果期的年限,修剪时要轻重结合,以轻为主;衰老期树生长较弱,应缩小主枝开张角度,增强枝条长势,修剪量要重,促使其复壮更新。
4、修剪反应。
以长枝结果枝为主的品种,其枝条生长势强,采用重短截后,仍能萌发强枝;以短枝结果为主的品种,则需要轻剪以培养短枝才能结果。
5、结果部位。
结果枝的生长部位不同,其花芽分布和质量也有区别。树冠外围的枝条生长发育良好,花芽饱满充实;树冠内膛的芽多在枝条的上、中部,而斜生枝中、下部的花芽比较饱满;直立枝强摘心后,下部花芽也发育良好。不同部位的果枝,花芽分布与质量不同,在修剪时就要因枝修剪,区别对待。
6、注意打开“光路”和“水路”。
“光路”指叶子、果实接受光照的条件,上部的枝叶越密,透过上层叶幕照射到下层叶、果上的光线越弱,修剪中应去除遮挡光线的枝叶以解决光照问题,打开“光路”;“水路”指的是由根吸收的水分、营养输送到叶子、经过各器官途径,修剪上所说的“水路”是指枝叶对根部的水分及营养的吸收能力,如上部枝多水流大,疏枝等于“关”小“水路”,可削弱上部势力,而对下部起到“截”水的作用,可增强下部枝势。
三、桃树主要修剪手法
1、短截
指把一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现多用于幼树延长头在三分之一的饱满芽处下剪,利于扩冠,并能增加主枝的尖削度,增强主枝的负载量。
2、疏剪
将枝条从基部完全剪除称为疏剪。疏剪主要是使枝条疏密适度,分布均匀,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增进枝梢的发育能力和花芽分化能力。目的是调整结果枝的数量,疏除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竞争枝、病虫枝。由于疏枝减少了枝叶量,如果疏枝过多会削弱全树的长势。初果树多是去强留弱,后期和衰老期树则是去弱留强。
3、长放
对一年生枝不动剪,又称甩放。长放是现代对桃树“长枝修剪”的主要手法。“长枝修剪”技术是果树整形修剪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改革。桃树的传统修剪手法是“枝枝过剪”,现代桃树的冬剪手法是对能留为结果枝的枝条全部长放不剪(不短截)。
4、缩剪
多年生枝在2~3年生枝上截去一部分称为“缩剪”,又叫“回缩”。缩剪可以调节长势,合理利用空间和更新复壮。在桃树上多应用于主枝延长头回缩,把劲往后赶,可以使后部枝不衰不死不光秃。多年生的主枝应采取“适时回缩”“放缩结合”的八字方针。
了解更多苗木咨询请登录江西绿农**网站: http://www.jxlnhm.com 或 http://www.jxlnmm.com
或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赣彩绿农”微信公众号,可及时了解更多新苗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