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苗木反季节种植成为城市绿化中屡见不鲜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很多重大的园林工程、特别是市政建设工程的配套绿化工程特殊时限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绿化技术日益提高,传统的施工模式被不断打破,即使反季节施工依然能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相应的景观效果。市场的需要,技术的保障,两方面的结合,促成了苗木的反季节种植。所谓的反季节种植,就是在不适宜种植苗木的季节进行的施工,是与苗木的生存生长规律相背的。虽然苗木的反季节种植能够达到非常时期的绿化景观,但是,由于违背苗木的生长规律,也常常出现苗木死亡等状况,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时下已经进入冬季,以冬季种植苗木为例为说。冬天本身就是苗木存活的一个大考验,因为天气冷,湿度低,容易造成苗木损伤或者死亡,再加上近年来霜冻灾害频发,更给冬天罩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其实,冬天没这么可怕,冬天一方面是苗木面临考验的节点,另一方面也是苗木储存能量的关键时刻。许多苗农喜欢在冬天移栽苗木,因为冬天植物蒸腾量小,苗木易成活。在冬天移栽树木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苗农要注意,不是所有树种都适合在冬天移栽的。因为苗木反季节种植,是在违背苗木正常的生存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首先从苗木的选择上来说,要选择易于成活的苗木,避免在冬季种植成活率低的苗木品种,特别是侧柏、龙柏、黑松、雪松等常绿针叶树种及冬季栽植的地被小灌木,这些树种在冬季时移栽成活率很低。而杨、柳、法桐、国槐、白蜡、梧桐、大叶女贞等落叶乔木及花灌木在冬季移栽时的成活率则比较高。总结起来注意五点:
一、重视苗木品种的选择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由于所处的季节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对种植植物本身的要求就比较高,因此,在选择苗木的时候,尽量选择成活率较高的容器苗或者移植过的苗木,尽量不用裸根苗或者没有移植过的苗木。这是保证苗木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移栽的是常绿树种,应该选择春梢停止生长,2次梢尚未发芽的苗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假植苗,当年苗木切记不能移栽,必须生长一年后才能进行移植。在树木选择时应记住,在相同条件下,矮植株比高植株成活率高;小叶苗木比大叶苗木成活率高;软阔叶苗木比硬阔叶苗木成活率高。
二、重视种植前的土壤处理
苗木要从土壤中吸取其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而反季节种植的苗木种植土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保证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性和排水性好,并且要含有苗木正常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因此,在苗木种植前,要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判断苗木是否适应此种土壤,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这是保证苗木成活率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也是容易被施工方忽视的一个因素。
三、重视起树过程中的保护
起树是移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是大型树木移栽一定要选择专业队伍,好带土球移栽,减少损伤。移栽前三天,要从树下向树上喷施抗蒸腾剂,土球应以不少于胸径的十倍以上为佳,包装时一般用草绳缠绕土球、树冠等保护。
四、重视移栽前的枝条修剪
苗木在移栽之前势必要对枝干进行修剪,如果是全冠移植,当年生枝条应剪除二分之一,适当剪除疏枝;如果是半冠移植,在保证整体树形的情况下,3厘米以上的枝全留或者适当截短;如果是截干移植,只保留主干或少数粗大主枝即可。总的来说,落叶乔木可修剪二分之一;针叶树木以疏枝为主,多修剪三分之一;常绿叶可采取缩冠修剪的方法,适当疏剪冠内枝条。移植截干时,要在锯杆伤口处涂抹药剂,以便提高成活率。
五、做好种植后的养护管理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由于是不符合其生长规律的,因此,种植以后,更要加强日常的养护管理,及时浇水,合理施肥,夏季种植的苗木要采取相应的遮阴,避免阳光直射,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冬季种植的则应采取地面盖草、设立风障等防风御寒措施。
像冬季种植苗木这样苗木反季节种植是有利有弊的,除以上之外,苗木运输、种植、养护等各个环节都要比正常季节的苗木种植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无形中绿化工程的成本也是增加了的。此外,由于苗木种植是违背苗木正常的生长规律的,极易造成苗木的死亡,这样一来,不但达不到相应的景观效果,而且还需要补植新的苗木,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我们要尽量取其有利之处,避其弊端,在大程度地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苗木的成活。如果种植不成功,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而且还大大增加了绿化工程的成本,可谓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