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草皮苗叶斑病
1. 寄主
绿化草皮草叶斑病是由H.cynodontis引起的。其他病原菌所引起的病害只是造成损失,而没有足够的资料将它们分开来讨论。所以,叶斑病只能以在狗牙根上所造成的病害作为例子。蠕孢菌所引起的狗牙根病害,可能同样重要。叶斑病在春秋多雨、潮湿地区造成严重问题。
2. 症状
初始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橄榄绿小点。斑点逐渐长成大的棕绿至黑色病斑。若严重侵染的叶片,终变成浅古铜色病斑被H.cynodontis侵染的草坪呈枯草色,受侵染面积由小变大。
3. 发生
病菌在草垫和寄主受侵染组织上以休眠菌丝越冬和越夏。在冬末春初气候变潮湿时,在狗牙根草上菌丝打破休眠,变成产孢组织,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于由风吹、雨水溅传到健康组织进行侵染。随着气候变暖,叶面病斑趋向消失,非常像草地早熟禾的萎蔫病。但它在夏末、初秋凉爽气候下能恢复。狗牙根草可能在弱的条件下进入休眠阶段,而在冬季死掉。
4. 防治
(1)栽培技术:在早春和早秋,减少氮肥用量,有助于防治叶斑病。保持磷和钾正常使用量。避免在早春和早秋或白天过量供水,这样容易使叶片干枯。
(2)化学防治:大多数接触性杀菌剂7~10天喷药一次,直到发病停止。
绿化草皮腐烂病、网斑病
1. 病原菌
该病是由网斑长蠕孢菌所引起的。
2. 寄主
细叶羊茅、苇状羊茅、牛尾草。由长蠕孢菌引起的网斑病是在春秋凉爽期间所发生的病害,它常被叫叶斑病,但是叶斑病是由H.sorokinianum所引起的。在夏季暖和气候下,在细叶羊茅上所发生的长蠕孢菌病害实际上是由H.somkinianum所引起的,而不是H.dictyoides引起的。从现有资料看,叶斑是细叶羊茅上主要病害,而不是网斑病。
3. 症状
初始症状与其他长蠕孢菌病害相似,在叶片上出现小的紫至黑色病斑,终会扩大。细叶羊茅上,病斑扩大至整个叶片宽度;阔叶片的羊茅草上,像苇状羊茅、牛尾草上初出现不规则深至黑色横纹,这些黑色横纹相交结在一起,形成网状,称为“网斑病”。
4. 发生
网斑病的发生与草地早熟禾萎蔫病相似。真菌在感病植株上严重侵染,在春秋凉爽气候期间,叶斑与根颈和根腐两者同时发生。在暖和天气,细叶羊茅的衰退病是由H.sorokinianum所引起的。在植株和草垫上度过休眠期。在春天植株被侵染的部分产生的分生孢子由水溅或风刮到健康植株组织。在春天,病害叶斑阶段不太引人注意。虽然症状不会扩大,但夏天暖和天气时,在细叶羊茅上容易分离到H.sorokinianum不管是哪一种长蠕孢菌,可能两者都有,它们都限制了细叶羊茅的广泛使用。寻找抗病品种使之在冷型草带的暖和地区能更广泛使用细羊茅。
5. 防治
(1)栽培技术:细叶羊茅是一种在低水平管理下的禾草。使用少量氮肥及磷、钾肥将有助于细叶羊茅的生长。用小量的水。细叶羊茅能适应相当干旱的条件,而不能忍受过多的水分。苇状羊茅和牛尾草,都喜欢在暖和的条件下生存。
(2)抗病品种:品种C-26的抗病性大概是好的。重复一下上面所讲的内容,由于长蠕孢菌是夏天的基本病害,所以H.sorokinianum和H.dictyoides是细叶羊茅上主要病原菌。
(3)化学防治:主要使用接触性杀菌剂。每隔7~10天喷药一次,好是在病发开始前喷药,直至夏末。主要的杀菌剂有:百司清、代森锰锌、朴海因。
长蠕孢菌红叶斑瘸
1. 寄主
小糠草、细弱剪股颖、匍匐剪股颖和欧剪股颖。红色叶斑病是剪股颖和小糠草上的病害。通常发生在温暖、潮湿的地方,也有报道在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多伦多甸甸剪股颖草上,整个生长期该病很严重。
2. 症状
病斑开始时与其他长蠕孢菌引起的叶魔病相似,在叶片上出小而深红褐斑点。病斑发展,中心呈枯草色,造成草坪植株干枯条症状。由红色叶斑病菌侵染,造成匍匐剪股颖严重变弱。
3. 发生
病菌休眠期在草垫病残死株及活的组织上存活,在春未,产生分生孢子。由风刮、雨溅至健康植株上。在温暖的天气,红色叶斑病能使匍匐剪股颖草坪变弱。在家庭草坪或球道有30%变弱,有时还可忽略不计,但在果岭上这一比例,就不能忽视。
4. 防治
(1)栽培技术:在温暖天气期间,减少氮肥用量会大幅度的减少红色叶斑病的严重度。但也有人认为,高氮肥水平,结合杀菌剂处理能得到好的防治效果。无论使用那一种氮肥水平的计划,而磷肥和钾肥必须维持所需水平。
(2)化学防治:使用接触性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锰锌等。每7天喷一次药直至天气变凉为止。朴海因可在发病初期,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20天左右。
湖南丽景草皮基地: 贵州绿化草皮、江西绿化草皮、湖南绿化草皮 -【
http://www.hnlhcp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