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红源苗木网站:江都七旬老汉杨铁城用30年建私家园林“天匙园”,并设计了园徽。今年年初,杨铁城为园徽申报“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不久前,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据介绍,为园林设计园徽并请求专利,这在全国仍是首例。
园徽涵义龙川,拿到了“专利证书”
昨天上午,杨铁城向记者展现了这枚园徽:一条简化的龙首尾相连呈圆环形,龙尾则形似“川”字。
“这个园徽简略地说是一条龙,三点水,构成‘龙川’,这正是江都的别号。”杨铁城的老朋友,法令工作者步虹生介绍,他看了园徽后,以为其外观设计新颖共同,契合请求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主张杨铁城请求专利,并自告奋勇担任法令顾问。
“今年年初,向江都区知识产权局提交申报,到7月16日,拿到了专利证书。”步虹生表明,为园林设计园徽并请求专利,这在全国仍是首例。“园徽是对园林的高度概括,提升了园林的内涵,能加深游人对园林的认识。为园徽请求专利,这是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园名出自历史传说,园内石榴150岁
“天匙园”园主杨铁城的父亲是扬州评话大师杨少儒,从上世纪80年代初,杨铁城历时三十多年雕琢“天匙园”。
“我父亲以前住的地方叫‘四柳堂’,是一个精致的私家园林,所以我从小就十分喜爱园林;后来整理父亲的评话作品,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把这种知识的积累不断反馈到‘天匙园’中来。”
在小院西侧院墙上,镶嵌着8幅瓷画,杨铁城介绍,瓷画表现的内容是跟芒稻河有关的历史故事,同时也是“天匙园”的由来。
据民间传说,当年朱元璋行军经过仙女庙时,军师刘伯温发现这里有“龙脉”。后来,朱元璋下旨,由平江伯陈瑄主持,在仙女镇西龙脉所在地开凿蟒导河(即芒稻河),实施镇锁龙脉的计划。
杨铁城介绍:“从地图上看,现在我家这个位置,就是所谓的龙颈所在,犹如上天赐予了一把钥匙,打开了龙颈。所以给园子起名‘天匙园’。”
“传说毕竟是传说,当作故事听即可。我得意的是园子里有18棵20年以上的树,其中古老的一株石榴树已有150年。”杨铁城表明,虽然是私家园林,但是他欢迎有兴趣的市民来赏玩,“好的东西要拿出来分享,这样才能实现其价值。”
舟曲县红源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联系人:袁张红 理事长
手 机:18893555988
电 话:0941-5123300
邮 编:746303
邮 件:1580391085@qq.com
甘肃红源苗木网站:http://www.gshymm.com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