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不同规格树种的根幅、带土球直径 的大小,调运期间根系的保护措施,验收苗木时直径测定的位置,干型、冠形的标准等,这些标准的不确定,使得营销屮误区、盲点太多。由于统一的苗木产销标准没有出台,在苗木生 产、经营中,无法按照需要单位对苗木规格、质量的要求制订生产、管理计划。
过分追求外来种类,忽视乡土树种的应用
引人树种比例过大,而区域性乡土树种比例过小,一方面造成了城市间的景观雷问, “人工化"感觉浓厚而“自然化"程度低,城市缺乏自身的绿化特色和乡土气息;另一方面也 不利于维护城市森林的生态稳定性,森林(生态林)难以向稳定的群落发展,而且引种不慎还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等严重的生态后果。
因此,林业技术部门在重视外来树种引种 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本地区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树种的驯化和开发利用,生态林建设必须坚持乡土树种优先的原则,为城市构建高质、稳定的城市森林,实现创建生态城市的目标服务。
发展规模不宜继续扩张,应着眼于种植结构的调整
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统计的数字及有关方面的信息报道,现在全国苗木生产面积已具有较大规模,苗木存圃量惊人。特別是一、二年生的小规格苗木占总面积的近1/2,这些小苗 木不仅在短时间内不能出圃,还要移植、扩繁到3倍以上的土地面积上。大规格苗木虽然稍 有空缺,但经过地区之间的调剂或降低一下使用规格,基本供需平衡。
由于新品种的增加, 苗木培育技术的提高,苗木生长迅速,产量增加很快,大约用3-5年的时间,常用的大规格附木将基本供应充足,因此不应再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现阶段要着眼于对当前市木种植品种结构的调整。压缩常规小苗木的生产,增加大规格苗木的扩繁,特别注重合格苗木的生 产,减小种椬密度,科学培植,尽快培育适合城乡、效区绿化的各种苗木生产体系。
生产品种大同小异,苗圃场缺乏特色
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人家种啥,我种啥"、“什么赚钱我种什么"的现象非常普遍。首先,新品种热一阵风。两年前,杨树新品种热,家家户户育杨树苗。杨树苗过剩之后,又出 现了金丝垂柳热、黄金槐热、美国红栌热,这些新的品种热像闪电一样,一眨眼就过去了。其次,常规苗木“随风倒"。
近两年法桐、白蜡树等大规格苗木由于需求量较大,于是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发展法桐、绒毛白蜡苗木生产。而到法桐、白蜡苗木定植培养大苗的时候,很多小 苗积压存圃、卖不动。再次,各苗圃生产品种雷同,缺乏特色。苗圃面积虽然大小不一,但经营品种别无他样,雪松、桧柏、杨、柳、法桐、国槐、冬青、红叶小檗等比比皆是。
管理粗放,苗木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近几年加入苗木行业的非专业人员增多,大多数对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点不甚了解,他们只注重信息的获得和品种的选择,而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苗木,有的对苗 圃地选择不当,土壤贫瘠、盐碱或涝洼,不适宜种植苗木;有的选择树种不当,在沙土和壤土 上栽棺常绿树种,起苗时不能带土坨;有的栽植密度过大,苗木的生长空间太小,加上肥水管理不及时,苗木生长比例失调,存在“欺苗"现象,致使合格苗出圃率低;有的不进行整形修 剪,不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致使疳木抗逆能力差,树的千形、冠形长势不良,优质苗出圃率低,直接影响了经济收人。
因追求经济利益而对“大树进城"过度追风
“大树进城"现象严重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从其他地方运来的大树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起到了皮好的生态作用,但是对于那些被取走大树的城市边缘地区、乡村、山区而 言,则是大大破坏了生态系统。大树从城外被取走,在移棺到城市中绿化之前,往往要进行修剪,才能提高其成活率。而修剪特别是大强度修剪,改变了大树原有的面貌,原有的枝繁叶茂不复存在,尤其是一些树龄较大的老树,在移栽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逐步恢复,因而也不能立即起到赵好的绿化效果。
大树在异地移植后,由于气候、植树季节、移栽技术 等原因,往往会造成大树移后不适应,树体枝祜、叶落、干性下行,从而降低了绿化效果,有些大树甚至会因不适应而死亡。例如,1998年,南京某公司花巨资从黄山引进了胸径10cm以上的大马褂木近百棵,后至1999年春季只杳几棵存活。这类做法带来的结果是浪费了大 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的生产水平还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找出一条产量高、质量稳、生产周期短、可实现周年供应、产业化水平高及能出口创汇的现代化绿化苗木生 产新途径,为我国农业产业化与国际市场接轨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