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湘南草皮第一村”——苏仙区桥口镇白溪村,触目即是绿意盎然的草坪,新潮气派的小楼,宽阔平整的街道。这个“湖南省首批小康示范村”,曾经也是稻谷加稻草的传统农业村。1989年,白溪村新屋里组人谷建生,经一名老花匠介绍开始学习种植草皮。一开始,他只种了两分地,当时条件很艰苦:“除草,杀虫全都靠人力完成;工具也相当简陋,划线、铲草皮都是用菜刀和锄头。”
田里种草?周围的村民很不理解。可是无论别人怎么说,无论刮风下雨,谷建生都坚持在田里辛苦劳作,半年后,在单价20元一平方的情况下,获得利润2000元,轰动全村。因为当时一亩稻田的年产值才三四百元,种植草皮,成为村民的新期盼。于是村民们纷纷向他拜师学艺,学习种植草皮。谷建生热心地向村民传授他的种植技术,帮助他们找销路,使更多的人走上致富之路。
目前,该村草皮种植面积约6000多亩,村民家庭总收入的90%均来自这一产业,2011年全村草皮销售收入就达5000万元。现在,白溪村家家户户种草皮,除供应本省外,还远销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从白溪村起步,草皮种植沿着郴州大道不断延伸。
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变迁,如今,利润更高的培育花卉苗木产业渐渐开始成长,“草皮村”正在开始向“花卉苗木村”转型。而这个过程中,草皮种植模式已经成为一种绿色高效农业的发展范本。
在桥口镇石河村,在以奖代投的鼓励下,村里扩种了1000亩杉树、500亩樟树、500亩红叶石楠和桂花树、1000亩草皮,到年底预计人平可增收2000元;村里还成立了‘石河村花木和草皮协会’,通过建立‘支部+协会+农户’的经济组织模式,让种花木和草皮没有后顾之忧。
蓬勃发展的高效农业,带活了郴州大道两旁的绿色产业。郴州大道沿线,一大批绿色产业项目正在快速成长:投资1500万元建成的苏仙竹博长廊,长15.1公里,150余种、100万余株不同形态的竹子,摇曳生姿;石河竹博园整体分为散生园、丛生园、混合园及精品园,整个园内竹亭环合、亭石呼应、动静结合、情景相映,是市民清心静心、休闲怡情胜地;西起麻田村东至龙潭移民新村的“藤本长廊”,投资1600万元,全长3公里,拥有10座特色景亭,47座景观花池,成为郴州大道上一道亮丽的街景;东旭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依山而建的苗木基地,投资1.6亿元,培育绿地苗木150余种,银杏、罗汉松、红豆杉等名贵树木50余种,完成了近20项大中型优质绿地工程,建成基地面积1万余亩;全市第一条运动休闲景观绿道——飞天山运动休闲绿道项目,起于107国道原造纸厂,接郴州大道石河毫下,全长36公里,对沿线山体、村庄、河流、峡谷、道路等元素进行综合整治及景观改造。
链接
近年来,我市各地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大力发展城郊农业型、产加销集约型、农工贸结合型、休闲旅游型等类型产业。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市600个新农村示范村主要产业占村总产值比重70%以上的有180个。涌现了如贝溪香芋村、白溪草皮村、小埠生态古村等一大批特色明显的专业村。全市600个新农村创建示范村已有393个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或“一村一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