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条 苗圃按土地总面积划分
2. 苗木地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
苗木地址选择条件 :
-. 苗木地址选择应贯彻“城乡结合、农工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方针和“以圃定居经营、统一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
2. 苗木地地选择:
一、地形地势应选择地势平坦、自然坡度在3度以下、排水良好的地方。山地丘陵区因条件限制时,可选择在山脚下的缓坡地,坡度在5度以下。
二、坡向;北方林区宜选在东南坡,南方林区宜选在东坡、北坡和东北坡。高山地区宜选择半阳坡的东南坡或西南坡。
三、土壤;圃地土壤以团粒结构,质地较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轻粒壤土,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PH值以5-8为宜,其中针叶树圃地PH值以5-6.5为宜,阔叶树圃地以5-8为宜。
四、水源;苗圃应选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水中盐含量不超过0.15%,地下水位适宜的深度;砂土地区1-1.5m以下,砂壤土2.5m以下,粘性壤土4m以下为宜。
五、病虫害,地下害虫数量超过标准规定的允许量或有较严重的立枯病、根腐病等产感染的地方不宜选作育苗木基地。
在圃址选择时:除满足苗木生产的条件下,应靠近主要交通衔接点,为了方便生产与生活,有利于解决劳力、畜力和电力来源,在可能条件下宜靠近乡镇。
1. 苗木工程在设计前应对苗木基地范围的历史、现状、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居民点、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勘察与调查论证工作,提出苗木工程设计的基的基础资料。
2.基地土壤调查:苗地采用土壤剖面调查;一般可按5hm2设置一个剖面,但不得少于三个,剖面规格:长1.5?2m,宽0.8m,深至母质层(浅1.5m)。每个剖面都要记载下列因子. 苗木地病虫害调查:采用挖土坑分层调查,采样坑面积1.0×1.0m,坑深挖至母岩。样坑数量:5hm2以下挖5个土坑。20km2挖10个土坑,30hm2挖15个土坑,50hm2挖20个土坑,50hm2以上挖30个土坑。土坑调查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危害植物程度、发病史和防治方法,通过调查提出病虫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