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防病治虫、促进农作物稳产高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使用量大,施用方法不科学,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
2015年2月17日,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针对农药、化肥大量不科学使用,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技术途径与用对措施。与此同时,生态园林建设也对绿色、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面临“药肥双减”的形势,园林行业该如何应对?
在笔者看来,肥料减少要做到“精”、“调”、“改”、“替”四个字。
精,即推进精准施肥、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与养护要求制定各区域、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减少盲目施肥行为。
调,即调整化肥使用结构。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推广高效新型肥料。
改,即改进施肥方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园林一线工作人员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
替,即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
至于怎样减少农药用量,则可以通过一些园林手段来达到目的。
1.避免转主寄生
设计建园时,常采取多种植物搭配种植,往往会忽视有些病虫害种类会因具有转主寄生的条件而相互传染,人为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流行。
如海棠与柏属树种、牡丹(芍药)与松属树种近距离栽植易造成海棠锈病及牡丹(芍药)锈病的大发生。
2.小心共同病虫害
每种病虫对树木、花草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转移性,因而在进行苗木定植时,要考虑寄主植物与害虫食性及病菌的寄主范围,避免相同食料及寄主范围的园林植物混栽。
具体案例:杨树栽植区不能栽种桑、构、栎及小叶朴,因为严重危害毛白杨的桑天牛成虫,只有在取食桑、构、栎、小叶朴后才能产卵;黑松、油松、马尾松等混栽将导致日本松干蚧严重发生;云杉与红松、冷杉混栽时,会分别诱发红松球蚜与冷杉异球蚜;桃、梅等与梨相距太近,会有利于梨小食心虫的大量发生。
3.植物的相生相克
一些园林植物相邻时,会出现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相克局面。
相克实例:丁香、刺槐、月桂等能分泌芳香物质,影响相邻植物生长;榆树的分泌物能使栎树发育不良;榆树根系到达的地方,葡萄生长发育会严重受抑甚至死亡。
4.选择乡土树种
该类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热、抗病虫害、抗污染等特点,养护成本低,在园林规划中需要优先考虑。
近几年北方地区露地栽植原产南方的桂花、石楠、香樟及棕榈类植物,大都出现生长不良或死亡。同样,我国北方水边栽植的垂柳,性喜冷凉,如在南方栽植,则生长缓慢且易受病虫危害。从国外引进的植物也常出现问题。
5.适地适树适种源
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首先要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
具体地说:根据受光度强弱选栽阳性或阴性树种;根据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选栽抗旱或抗涝树种;根据土壤酸碱度和污染源不同选栽不同抗性树种;根据周围建筑群的高度和朝向,选栽不同功能和要求的树种;根据土层厚薄选栽乔、灌、花、草;根据风力大小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
6.采用健康种苗
许多病虫害是依靠种子、苗木及其他无性繁殖材料传播的,因而采用无病虫的健壮种苗,可有效地控制该类病虫害的发生。
▲不使用带有介壳虫的种苗
7.选用抗病虫植物
针对当地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类型,选用抗病虫的园林植物种类与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一种方法。
如针对城镇行道树种类单纯,容易发生害虫危害的特点,选用抗虫树种如银杏、香樟、大叶女贞、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等,以减少害虫防治及农药的使用,对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十分有益。
▲银杏是几乎没有病虫害发生的树种
8.搭配种植诱饵植物
利用害虫对某些植物有特殊的嗜食习性,人为种植该类诱饵植物,以减轻对主栽花木的危害,但切记必须及时清除诱饵植物上的害虫。
如种植一串红、灯笼花等叶背多毛植物,可诱杀温室白粉虱;种植矢车菊、孔雀草可诱杀地下线虫;种植羽叶槭、糖槭可诱杀光肩星天牛,使得星天牛危害美国红枫等珍贵树种减轻。
9.生物和模式的多样性
城市绿地要避免单一化模式,不仅整个城市的植物种类要多样,在同一块绿地上亦应考虑多样化。
对已栽植的绿地,应注意及时补植各类灌木、花草植物,扩大蜜源植物,为天敌生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科学地搭配树种与布局,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是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猖獗的有效措施。
10.多种类混播抑制病害
在草坪播种建植时,采用草坪草种(品种)混播,可有效抑制病害。其优势在于混合群体比单播群体具有更广泛的遗传背景,因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如美国加州采用多年生黑麦草与肯塔基草地早熟禾混播,可成功控制由大刀镰孢等真菌引致的镰孢枯萎病。
11.栽植密度合理化
园林植物栽植密度合理是防控病虫害的关键。光照不足会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极易导致冻害、枝枯病等的发生。近几年龙柏(地被形式栽植为主)叶枯病的猖獗,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
▲黑松因光照不足而生长不良
12.圃地选择、基质消毒
园林植物病害如猝倒病、茎腐病、菌核性根腐病等,都与苗圃位置不当、前作感病植物、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等有密切关系。因此,选择苗圃时除注意土壤质地、位置、排灌条件外,还应考虑土壤中病原物的积累。菊花、香石竹等扦插育苗时,对圃地基质消毒可大大提高育苗的成活率。
13.合理轮作
连作往往会加重园林植物病害发生,如温室中香石竹多年连作会加重镰刀菌枯萎病的发生。轮作年限因具体病害而定,主要取决于病虫源在土壤中的存活期长短。
如鸡冠花褐斑病实行2年以上轮作即有效,而胞囊线虫病则需更长。一般情况下需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14.适时播种
适当调节播种期,可在不影响植物生长的前提下,将植物的感病期与病虫害的危害盛期错开,达到避免或减轻病虫危害的目的。
15.适时移植
园林植物定植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如北方地区大部分花木移植最好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树木萌芽前进行,移植后易于成活,植物生长健壮。尽量不要在花木生长季节(雨季除外)移栽。否则,会使得花木长势衰弱,进而诱致溃疡病、腐烂病及天牛等病虫害的发生。
▲因栽培季节不适导致的山楂溃疡病
16.严格按图纸施工
设计图纸是经过精心设计确定的技术方案,植物的规格、大小及搭配形式都比较理想,按图纸施工,才能体现最佳的园林效果,并为病虫害防治奠定基础。随意修改图纸是病虫害发生的伏笔。
17.提高施工质量
定植地点与密度、定植穴规格、换土措施、基肥使用、栽植深浅、灌水是否足量等,都是园林植物健壮生长的基础,能间接抑制病虫危害。
18.提升种植环境
许多害虫和病原菌可能在植株周围的土壤、枯枝落叶、病枝叶及杂草等处越冬,要及时清除病虫害残体、草坪枯草并加以处理,进行深埋或烧毁。生长季节要及时摘除病、虫枝叶,清除因病虫或其他原因致死的植株。
19.清理树体
病虫可能会在粗皮、翘皮及裂缝处栖息越冬,冬季或早春刮除枝干粗皮、翘皮、病皮并集中烧毁,可明显降低来年的病虫害发生机率。此法对红蜘蛛、卷叶虫等害虫及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具有良好效果。
20.合理修剪
合理修剪、整枝不仅可以增强树势、花叶并茂,还可以减少病虫危害。例如,对天牛、透翅蛾等钻蛀性害虫以及袋蛾、刺蛾等食叶害虫,均可采用修剪虫枝等进行防治;对于介壳虫、粉虱等害虫,则通过修剪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从而抑制此类害虫的危害。
21.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不仅可以保持地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花木健壮生长,还可清除许多病虫的发源地及潜伏场所。如马齿苋、繁缕等杂草是唐菖蒲花叶病的中间寄主,铲除杂草可以起到减轻病害的作用。
22.翻土培土
结合深耕施肥,可将表土或落叶层中越冬的病菌、害虫深翻入土。公园、绿地、苗圃等场所在冬季暂无花卉生长,最好深翻一次,这样便可将其深埋于地下,翌年不再发生危害。此法对于防治花卉菌核病等效果较好。
23.加强肥水管理
合理的肥水管理能使植物健壮地生长,增强抗病虫能力,如碧桃等花木树势衰弱时容易招引桃红颈天牛产卵,同时流胶病也随之严重。不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饼肥或粪肥,以免种蝇等地下害虫危害喷灌和洒水等方式往往容易引起叶部病害的发生,最好采用沟灌、滴灌等方式。
24.加强防护设施
许多园林植物需要一定的防护设施,才能正常生长。如在北方栽植原产南方的海桐、桂花、广玉兰、石楠、珊瑚树等,常出现冻害,冬季必须采用风障或塑料膜覆罩等防寒设施。
同样,南方露地栽植的茶梅、蒲葵等花木也会因夏季高温、强光而出现日灼现象,应采用遮阳网等设施进行遮荫降温处理。
25.保护伤口与树干涂白
虫伤或机械伤等伤口,不仅容易感染病菌引起腐烂,而且常成为害虫的栖息场所,应及时处理。具体做法是:先刮净腐烂朽木,削平伤口,涂5波美度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浆或其他伤口保护剂。刮下的残留物要及时清扫烧毁。
树干基部涂白,不仅可以防止病菌侵入,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天牛等害虫产卵,还可保护树体免受冻害或防止日灼病的发生。
26.禁用污水、慎用化雪盐
污水包括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二者都对园林植物生长不利。因而应将污水处理成中水后方可浇灌。
被盐融化后的雪水无论是随车轮飞溅、直接流入或通过下水道渗进绿地,对植物都是致命的伤害。近几年,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曾有过行道树分车带树木大量死于盐雪的教训。
来源: 中国花卉报 丁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