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速生杨2025的田间管理--杨树资料大全

   发布日期:2011-10-22    
【杨树问题】:
专家,您好! 我最近够进几千棵速生杨2025种植。现想请教专家,其在安徽省主要病虫害是什么?怎么样去应对这些害虫?我在冬季载的树苗,已经和到家通常所说春季种植不一样,现想咨询在这冬季注意什么?怎么样让幼苗成活率提高(幼苗3米左右)?
【专家回复】:
李彬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2025速生杨是以欧洲杨与美洲黑杨及其变种为亲本,经有性杂交定向培育而成的第五代多年生木本植物。是美国为治理沙尘暴,保护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和气候恶化,美化环境而精心研种的。该树具有速生优质抗虫抗病耐热抗旱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为世界当今生长最快的杨树树种。
  一2025速生杨的优异特性
  1.生长极快,育苗栽种性好。它皮部生根,极易成活,无根扦插,有根移栽,入土即长,有水则活。扦插成活率85%-95%,移栽苗成活率95%-100%。当年干高4-6,干粗3-5厘米,当年成林,五年成材,破除了“十年树木”的传统观念。
  2.适应性广。能耐-30℃以下的严寒及40℃以上的高温,在沙土粘土地中度盐碱地上都能健壮生长,特别适宜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种植。
  3.抗病虫害能力显著,它具有独特的抗病虫能力,对成灾危害林木的沙棘叶蝉表现出显著的功能。对叶锈病霉乌病病毒病不发生危害。
  4.有良好的环保效应。它均为雄性,春季不产生扬花飞絮,它根系发达,枝条粗壮,十级以下大风未能将其折断,极适应铁路公路旁的绿化,是绿化城市,治理沙漠,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理想树种。
  二2025速生杨生物学特征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速生杨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有很高的综合开发价值。
  1.速生杨在治理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威逼人类的生存。在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生态环境仍然存在着继续恶化的趋势。严重的水土流失,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沙漠化的速度加快,大自然向我们出示了黄牌警告。治理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已成为中华谋生存的根本大业。速生杨以其优异的特性,理所当然的担当起治理严峻生态环境的重任。推广速生杨,绿化祖国,美化环境,从根本上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速生杨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树”速生杨生长快,成材年限短,材质细腻,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建议好地育苗,荒山荒地育林。每亩栽植速生杨440棵,每五年伐一轮,平均亩产木材25立方米(超过一般杨树的3-5倍),木材按400元/立方米计,收入为一万元,如果育苗,每亩扦插6000株,当年每株可剪苗10棵,每苗2元则收入12万元。
  3.该树枝叶是优良的牲畜饲料,其蛋白质含量在12.97-13.56%,脂肪含量及钙含量亦高,8月份含氨基酸,赖氨酸明显超过秸杆饲料。每亩可产枝叶饲料25吨,烘干条2.5吨,可供养50只羊一年饲养。
  4.可用于造纸木浆,制作胶合板,发展以木制品和纸浆业等产业,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变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更具现实意义。被已致富的农民亲切称其为“发财树”。
  三2025速生杨育苗及育林栽培技术
  1.育苗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水条件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在春季清明前后扦插为好),选一年生粗0.5-3厘米,长15-18厘米,具有3-5个健壮芽的苗作插穗,人工切条要选择锋利菜刀,上切口平齐,下切口成马蹄形,避免切口劈裂,确保成活率。扦插苗与地面成45度角,地上部分露出1-2个芽,株距20厘米,行距80-100厘米,每苗扦插6000株,扦插栽植前将枝条在清水中浸泡五天左右,顺后剪切枝条15-18厘米准备扦插。
  2.育林地扦插或移栽均可,扦插与地面成45度角,移栽与地面成90度角。最好采用移栽的方式。密度在400-440株/亩,株距1米,行距1.5米。
  3.浇水很重要.无论扦插或移栽,均采用小水漫灌法,立即灌足第一次水。扦插苗要连续浇水,每周一次,第四水后两周一次,全年浇水10-12次。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除草。九月初灌足最后一次水后停止浇水。移栽苗可根据土壤水分,及时浇灌,确保土壤湿润即可。待树苗根系形成,确保成活后,要进行修枝摘芽,在整个生长期内,至少摘芽三次,第一次在5月中旬,随后给树苗培土,确保风袭不从新芽处折断。第二次在6月下旬,第三次在7月中旬,根据留强去弱的原则只留一株。
  4.有条件的在扦插前,施足农家肥和每亩地磷酸二钠25公斤为底肥。第四次浇水前施肥尿素20公斤/亩,要求近根施肥。第三次施肥在7月中旬,无条件不施肥也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西北苗木网编辑)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