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白灵菇迟出菇或不出菇的原因与预防

   发布日期:2012-02-25    

  白灵菇迟出菇、不出菇的表现:菌袋整批出菇缓慢,菌龄超过130天没出菇或者出菇时间快慢不一。迟出菇、不出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错过接种期。多为原料准备跟不上或灭菌灶衔接不好。白灵菇属中温菌,低温可以刺激出菇。按其生长规律和自然气温,一般为秋接种,冬出菇。通常长江以北地区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接种为宜;南方地区,以8月下旬至9月底接种为宜。我国地理气候复杂,以当地“处暑”后至“秋分”前,旬平均气温28℃时,为最佳接种期。

  2、配方不科学。白灵菇菌丝生长需要高氮营养物质,但当基质中氮的浓度过高时,菌丝生长过旺,拖长营养生长的时间,反而抑制原基形成,造成不出菇。现有白灵菇栽培的原辅料,主要采用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等高氮物质。常规的配方中棉籽壳100千克、麸皮8千克、玉米粉2千克,其N的总量已大大超过所需比例。所以切不可再增加高氮辅料,以免造成不出菇。

  3、养菌管理欠妥。接种后菌袋堆集过密,袋间不透气,加之秋季常出现秋热气温上升,致使菌温、袋温、室温“三温”聚增,造成底层菌袋“烧菌”;或在发菌期翻堆不及时,导致菌丝严重缺氧,以至出菇时间不一。发菌培养必须把好“四关”:①叠袋合理。前期重叠5-6层高,袋间距2-3厘米,每排间距50-60厘米。随着菌丝生长,其呼吸作用旺盛,菌温上升,必须及时疏袋稀排散热。头3天翻堆1次,然后每7-10天翻1次,上下里外互调,使温度、光线均匀。②控温养菌。接种后室温控制在24-28℃,培养7-10天,促进菌丝萌发定植。之后室温应调整在22-26℃,不超过30℃。③注意通风。发菌室要求空气流通,每天早晚各通风1次。气温高时,白天关闭门窗,抵御热风侵入,晚上敞开门窗通风。④避光培养。养菌前期要求避光培养。

  4、后熟培养未达标。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还需继续培养35天,俗称“后熟”培养。所需温度为20-26℃,相对湿度70%,并要有120-300勒克斯的散射光线。当菌袋坚实、菌丝浓白、养分积累充分达到生理成熟后方可转入生殖生长。如果后熟未达标准,则很难出菇。

  5、催蕾控温失误。菌袋生理成熟后,还需要0-13℃的低温和变温刺激,才能使原基形成,然后分化菇蕾。菌袋生理成熟进棚码垛后,一般都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此时华北地区自然气温已进入低温期,0℃条件已具备。但要求10℃以上的温差,就必须人为变温。具体做法:选择晴天上午10时,把顶草帘拉开,棚膜罩密,午夜掀起盖膜,让冷空气袭击,使其形成昼夜温差10℃以上。若白天未能达到温差要求时,可采用蒸气加温,但当棚温上升到与夜间温度相差10℃以上时,应立即停止。而鄂北和豫南部分地区,其自然气温,通常会达到温差高度时,则不必要加温。

责任编辑:木可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