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食用菌采摘的技术

   发布日期:2012-02-29    

  食用菌是营养丰富,颇受城乡人民喜爱的蔬菜,也是一项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所以,在采摘过程中要掌握好以下技术: 
   
  一、掌握最佳采收期 各种菇耳基本上是在7、8成熟时外观优美、面色鲜润、好吃,这时采收就可以。以香菇为例,7、8成熟标志,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开展,尚有少许内卷,形成“铜锣边”,菌褶已全部伸长,由白色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这时为香菇的采收期。适时采收的香菇,色泽鲜艳,香味浓,菌盖厚,肉质软韧,商品价值高,过期采收,菌伞充分开展,肉薄、脚长、菌褶变色,这时,它的重量减轻,商品价值低。 
   
  二、注意采摘技术 带柄菇类采收,但必须按采大留小。摘菇时大拇指和食指捏紧菇柄的基部,先左右旋转,然后再轻轻向上拔起,千万不要碰伤周围菇蕾,不让菇脚残留在菌筒上霉烂,影响以后出菇。如果成菇生长较密,基部较深,要用小尖刀从菇脚基部挖起,注意保持朵形完好。 
   
  三、选择适宜天气 晴天采收有利于加工,阴雨天一般不要采,原因是水量高,难以干燥,影响品质,若不采就要老化腐烂时,这时候也要采收,但要抓紧加工。对银耳、黑木耳之类,阴天应停止喷水,加强通风,让耳片收平,等好天再采收,这样利于干制。 
   
  四、配合适盛器 采完的鲜菇,要用小萝筐或小篮子装,并要小心轻放,保持实体完整,防止互相压挤损环,不能影响品质。采下的鲜菇要按菇体大小、朵形好坏进行分开,不能混在一起,然后另装盛器内,以便分等加工。 
   
  五、采前停水控温 作为保鲜出口或脱水干燥的产品,加工时必须排湿或脱水。如果采前喷水,菇体含水量高,加工鲜菇时菌褶变褐,脱水干制时菌褶变黑,那么其产品不符合出口要求。要是内销,菇体水分过高容易发霉。因此,在采收前不能喷水,让菇体保持原来水分,使外表美观,商品价值高,好出售,销路畅通。

责任编辑:hjj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