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袋栽平菇出菇期培养料内补水效果好

   发布日期:2012-02-29    

    实践证明,袋栽平菇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关键因素在于水。如果出菇期培养料的基质含水量能够达到65--70%,长出的菇体不仅盖大而厚,柄短而粗,而且菇体丰满,色泽亮丽,鲜嫩可口,产量与质量均有大幅度上升;若采头茬菇后,不及时向料内补充水分,长出的菇体菌盖小而薄,菌柄细而长、枯燥无光泽、产量与质量会大幅度下降。

    为何基质含水量多与少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呢?这是因为,干燥的培养料内养分是不易分解的,采收头茬菇后料内那点仅存的水分只能满足菌丝维持生命,根本无法提供给子实体生长发育。只有使料内有了充足的水分之后,各种有益微生物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作用;原料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才能得到有效的分解转化,菌丝体才能源源不断的从料内吸收和积累养分输送给子实体生长发育,长出优质的菇体。

    向袋内补水的具体方法是:头潮菇采收结束后,用一支或多支专用补水器,即利用普通喷雾器上的接头、开关等零部件与一根塑料管或橡胶管连接上,另一端接在自来水龙头上(没有自来水资源的可用微型水泵抽水代替),需要补水时,先打开自来水龙头开关,然后将补水器插入料内,再打开水管上的备用开关,使水在有压力的状况下顺利补进料内。一袋补足后,关闭手头开关,再补另一袋。水分的补充标准是:使菌筒的重量达到装袋时的重量或者略高一点。一般装1000克干料的菌筒,补水后的重量应达到2500克左右。经补水后,可连续出2--3潮优质平菇,总产量可比常规出菇法提高50%左右,效益相当可观。

    如前期未能补水,采收3--4潮菇后只要料内菌丝生长旺盛,自然气温在10℃以上,仍然可以补一次水。但补水量应降低20--30%,后期仍可出1--2潮好菇。

    ( 湖北省枝江市食用菌协会 杨大林 443200 )

                                      ( 来源:《河北农业》2003年第6期 )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