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品种介绍 石竹属约300余种,由于种源丰富,通过育种者的努力,进行种间杂交,已培育了不少品种的杂交石竹,花大且多,而且色彩鲜艳。主要的栽培品种有:
1.“天王星”系列 中国石竹与美国石竹的一代交配种间杂交种。矮性,高约15-20 厘米,早开性,色彩丰富瑰丽,非常多花,花径约3-4厘米,花开不断,花期长,株型和耐热性俱佳,适合花坛、盆花栽植及景观应用布置。
2.“魔琴”系列 种间杂交种,株高20厘米,早花,多花,花径约4厘米,叶较狭长,株型紧密,耐寒性佳。适宜盆栽、花坛栽植。
3.“地毯”系列 美国石竹,株高20厘米,早花,多花,生育旺盛,花坛布置花期长,栽培容易。
4.“千辉”系列 锦团石竹,株高20厘米,分枝多,花径4厘米,适应性强,花色丰富,具粉红、鲑红、双色、白色等多种花色,在花坛中应用广泛。
5.“加茂”系列 锦团石竹,株高15-20厘米,分枝性强,花径3厘米,非常多花,叶片细而小,盛花时花朵将叶片完全覆盖。
6.“花仙子”系列 切花专用杂交种,株高80-90厘米,分枝性强,切花产量高。花朵大,花色鲜艳,花径约4-5厘米,花色有绯红、鲑红、鲑红/白双色。
三、栽培管理
(一)播种育苗
1.播种时间
2.播种条件
(1)育苗设施:露地、大棚或温室。
(2)介质:建议使用花卉专用介质“壮苗三号”。
(3)光照:杂交石竹属厌光性种子,播种后轻轻盖一层细土,厚度约0.5厘米为宜。
(4)温度:发芽适温为20-25℃。
(5)湿度:保持介质湿润,空气湿度85%以上至种子发芽。
(6)pH值:适宜的pH值为6.5-7.0。
3.播种方法 苗床条播、育苗盘或穴盘点播。
(二)苗期管理
1.温度 温度在20-25℃时5-7天发芽。
2.光照 出苗后让幼苗逐渐见光至全日照。
3.水分 育苗期保持苗床土壤微湿润。
4.pH值 保持介质pH值为6.5-7.0。
5.肥料 幼苗子叶完全展开后,可施用“叶绿精”2000倍溶液一次。开始生长真叶以后浓度增加至1500倍,每周一次。
(三)栽培管理
1.移植 幼苗子叶完全展开后即可移植,待长至3-4对真叶,株高4-5厘米时可上盆定植。花盆直径10-15厘米,或定植入连接盆。
2.温度 幼苗定植后,保持温度15-20℃,使植株茁壮生长,并分枝良好。性耐寒,一般温度不低于5℃时,生长均正常,只是温度低时,相对生长较慢,至开花所需时间也更长一些。气温高于30℃时,将使其生长迅速衰弱甚至枯死。杂交石竹能耐一定低温,但也要注意防冻伤。
3.光照 石竹生长需完全日照才可以生长良好。日照不足时,叶色较淡,节间长,分枝性差且花朵弱小,因此,移植上盆后的植株需要充足日照,不必遮荫。
4.肥料 石竹生长较快,定植后5天可施用“叶绿精”1500倍溶液,或施以15:10:15复合肥800-1000倍溶液,使植株生长良好。株高8-10厘米时,植株进入生长中期,施以“开花精” 1500倍溶液,每10天一次,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及花蕾的迅速生长。
5.水分 生长期间,保持介质的半干燥至湿润状态,植株生长良好,不宜过度浇水,否则植株会常出现沤根现象。
6.其他 石竹分枝性强,生长期间可不必摘心。只有切花品种在定植后,当株高达8厘米左右可进行一次摘心,使侧枝生长旺盛,以便达到切花整齐的目的。
四、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1.褐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花梗、茎。叶片染病初期为圆形斑点,边缘呈褐色环,略凸起渐向外扩展,有时病斑相互融合成片,使叶干枯,而在茎部发病则形成长条斑,在花梗发病则导致花朵黄化萎凋。有时病斑出现黑色霉层。
防治:
(1)控制介质及空气湿度,不要过高,加强通风透光。可于定植时浇以2000倍多菌灵溶液预防;
(2)发病初期以50%苯菌灵1500-2000倍全株喷施。
2.疫病 症状:此病于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主茎和分枝病部初见水渍状,后渐变深,植株输导组织受损而植株枯死,有时出现倒伏。
防治:
(1)控制栽培环境湿度,及通风透光,尽量以设施栽培,露地栽培宜避开雨季,或避免盆栽介质因雨水溅至茎、叶。
(2)栽培介质使用前应彻底消毒。
(3)移植后可以用甲基托布津1500倍或地特菌2000倍溶液浇灌,每10天一次。
(4)发病初期可以使用下列药物喷施防治69%安克锰锌1500倍溶液、58%瑞毒霉锰锌1000倍溶液、64%杀毒矾1500倍溶液、50%百菌清烟剂薰防,用量1000克/亩。
3.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病害) 症状:发生于叶、花及茎。病斑中间灰褐色,呈长条状,周围褐色纹。有时湿度大时病斑出现白色液体。病斑间常融合成片,致叶片枯黄死亡。茎部亦逐渐干枯而死。
防治:
(1)降低湿度,不要过度浇水,减少植株、叶片积水。
(2)增强植株抗性,培育壮苗,不宜过度施用氮肥,以使植株抗病性减弱。
(3)发病初期以硫酸链霉素2000-2500倍溶液全株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