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主要运用的是天人合一的科学观,其实质是易经当中阴阳学说的根本法则。
园林本身是一种玲珑、典雅的山水环境,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再创造与浓缩。而中国园林又往往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现在为了摆脱污染、生态失衡等种种困扰,人类要回归大自然,要进行可持续发展。所以现在回归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已是世界的一个风潮,也就是说对人类以后的发展要有一个新的思路,这也是必经之路。
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出,特别是房地产公司提出要造园林化的楼盘,园林化的小区,城市建设方面也提出要建园林化城市,乡村也提出园林化乡村,还有园林化学校、园林化的政府,到处都搞在园林化。特别是现在中高档收入家庭在买房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就是环境,更大意义上说买房首先就是买环境的。环境上有两个方面,基本上天造一半儿人造一半儿,就是一方面要依托于大自然,第二个方面是在大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园林规划和设计。园林有外环境和内环境,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楼盘的价值。现在可以说还是刚刚开始,在未来的多少年中,人类对环境的关注,只会提高不会降低,现在在欧美发达国家他们买楼,比如加拿大很多地方在远郊区的房子、山上的房子反而贵。
第一:阴阳和谐、刚柔相济
人类从古到今最高的哲学就是用一句话能够概括宇宙的,这就是最高的哲学,这就是《易经》中讲的“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哲学是东方哲学的精髓。一位大师说过:“一经一纬,义不穷,只待高人取妙用。”阴阳含义要真正搞通,它是中医也好、风水也好等诸多数术界的最高境界。问题是这里面的道理很深。就园林而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暴露与含蓄、山与水、收与放、林木与花草、动与静等等都是阴阳和谐的方方面面的反映,阴阳要兼有而且和合。要有收有放,比如大饭店里的入口大堂或者大一点的套房,一般一进门要有一个玄关,这就是有收,然后是一个大的客厅,这就是放。大家都知道《桃花源记》,走着走着没有路了,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口,转过去豁然开朗,这就是有收有放,如果没有这样的收就不会有这样的放的美好感觉。
山水、林木、花草皆宜。现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城市规划的中心广场,好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草坪、花卉修剪的几何图形,好不好?好,但是大部分都缺少大树,现在已经有一些地方注意到了。大树是非常重要的,大树与花草也是一阴一阳的关系。古人云:“树木能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树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树木就没有人类,更没有社会发展。但是现在发现不少建筑,包括小区建筑,包括农村的新区建筑,有些农村,盖了一排排的新房,但都是在光秃秃的裸体暴露着,这是很大的缺点。有关部门在审批或者指导规划、策划新区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要提高大树的覆盖率。过去外国人看中国古代唐诗中描述的好多优美的景观,评价很高,我们的建筑园林要追求诗一样的意境。
第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
一个是自然景观,一个是人文景观,要兼而融之。但是有不少的园区人文景观很少,仅仅是自然景观而已。自然景观是人文景观的依托,人文景观又是自然景观的灵魂,有了灵魂才有境界,有境界才有高格。现在有一些大的楼盘也有了一些人文景观,但是有一个特点,我看了看,从南方到北方,其人文景观大部分是西方的,什么哥伦比亚大道、圣地亚哥大道、维多利亚港、加利福尼亚、巴厘岛等等,我不是反对西洋文化,西洋文化有很多精髓的地方,但为什么好的中国文化却没有一点?难道中国就没有一点好东西吗?我们崇洋媚外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吸收其优秀的精华部分,中国的孔子、孟子、李白、杜甫,包括现在的好多英雄人物都是很好的,特别是现在我们提出要进行中华文明复兴的时候我们更要关注中华文化。为什么自然景观里面要有人文因素呢?我觉得好多小区还有城市,不仅是我们这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在比较优美而有精神境界的环境当中生活,其人文氛围对人对青少年的陶冶是很重要的,“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并不能只看到好看的就行了,这只是术,“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之谓之道,”人文和意境才是道,道才是境界。故在规划的时候,建筑设计和人文设计要同时结合进行。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的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一般的氧气和负离子都比较少,地气也比较少,大部分的地方是寸土寸金,许多地方的地下都有停车场,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挖空,那个也挖空,特别是有的小区要住上万人,整个小区下面都挖空,这一点对于风水来讲不够好,小区中间部位一定要留一块实土,不要全部挖空,天气、地气必须上下相通,否则,久而久之,这样的风水就会有问题。因为中医理论中讲:“通则不疼,疼则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