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袋栽香菇防污新技术

   发布日期:2016-05-09    
核心提示: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袋栽香菇防污新技术


 
    一、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可以采用常规木屑,麸皮、棉子壳、玉米芯及农作物秸秆等培养基配方。料水比为1.0:(1.2-1.3)左右,特效防污剂0.4%-1.0%。拌料时应按防污剂的用量比保持同一用量或浓度,一次或分次溶于拌料的水中,充分溶解搅混均匀后施入拌均匀的干培养料中,用铁锨反复使劲拍拌培养料,让防污剂充分浸入培养料中,达到均匀后,即可装袋。
    二、装袋、灭菌。
    装料应选用0.04毫米以上韧性强、薄厚均匀、不易脆裂、无破漏的优质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筒)。制种时应把料装得松紧适度,栽培时适当把料装紧实,装至袋口6-10厘米左右按平料面,用塑料扎绳扎紧袋口或按常规方法封口后即可灭菌。一般温度达100℃维持4-8小时(小袋4-5小时,大袋6-8小时)左右。如塑料袋较大装料较多,可延长灭菌时间2-4小时。
    三、接种、培养。
    接种应选用抗逆性强,出菇和转潮较快、生长周期较短、高产优质、无污染的健壮菌种,以缩短生长期,减少病虫为害。接种时,可采用一端或两端接种等方式,把菌种挖取成块状,适当增加接种量,促进菌丝较快地生长,缩短发菌期,提高栽培产、质量。接种后移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应选用保温、通风、降温等条件较好的室内作培养室。用防虫、消毒剂进行处理后,将接种的培养料袋移入竖直于室内的培养架上,温度保持在20℃-25℃左右。培养10天左右应翻袋检查成活及有无污染。
    四、小结。
    本技术最适原种制栽培种及栽培袋,也可制母、原种,并适宜平菇、鸡腿菇、白灵菇、榆黄菇等多种食用菌制种栽培应用。
    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适宜的自然温度并与人工调控措施结合,用高中低温型搭配或交替栽培,可形成周年化生产。在生产中只要掌握好料水比,充分拌匀料,选用优质塑料袋,按防污剂用量保持均一浓度,做好消毒预防等关键环节,一般无污染发生。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