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抱子甘蓝的养殖方法

   发布日期:2016-05-11    
核心提示: 抱子甘蓝,别名芽甘蓝、子持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为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
    抱子甘蓝,别名芽甘蓝、子持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为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以鲜嫩的小叶球为食用部位,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以来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中国台湾省有少量种植。抱子甘蓝的小叶球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居甘蓝类蔬菜之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较高。中国于20世纪末开始引进并种植孢子甘蓝,使之成为时兴的蔬菜。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var.gemmifera Zenk.,别名芽甘蓝、子持甘蓝。染色体数2n=2x=18。小叶球鲜嫩,营养丰富,每100g产品含维生素C98-170mg。可炒食或加工制罐。
 

 
    原产地中海沿岸,由甘蓝(B.oleracea L.)进化而来。自19世纪始,逐渐成为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种植面积较大。中国台湾省有小面积种植。
   抱子甘蓝叶稍狭、叶柄长、叶片杓子形,有皱纹。茎直立,顶芽开展,腋芽能形成许多小叶球。品种分高、矮两种类型。矮生种茎高50cm左右,较早熟;高者茎100cm以上,又可按叶球大小分为大抱子甘蓝和小抱子甘蓝。大抱子甘蓝小叶球直径大于4cm;小抱子甘蓝直径小于4cm,品质较好。
    抱子甘蓝喜冷凉气候,耐寒性强。生长发育适温12-20℃。宜砂壤土或粘壤土。育苗移栽,定植株行距50-70cm。生育期内每亩追施氮肥约30kg,磷肥约20kg,钾肥约25kg。经常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间须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早熟品种定植后90-110天收获;晚熟品种需120-150天。每株可采收小叶球40个以上,重约1-1.5kg,秋播留种,种株经冬季贮藏后,翌春定植。
    主要病虫豁有黑腐病、菌核病、霜霉病、软腐病、立枯病,菜粉蝶、菜蛾、菜蚜、甘蓝夜蛾等,其防治与结球甘蓝同。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