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梅关古道瑞香浓

   发布日期:2016-06-03    
核心提示: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岭,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江西大余县的金边瑞香花的赞美,被后人广为吟诵。 仲秋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岭,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江西大余县的“金边瑞香”花的赞美,被后人广为吟诵。
    仲秋时节,我们沿着梅关古道来到地处山区的大余县采访。这里曾是古代中原通往广东的交通要塞,梅树满山遍野,梅花香透南岭,留下了“岭南第一关”的美誉。


 
    大余县是一个只有20多万人口的小县,素以“世界钨都”、“梅花诗国”而闻名于世。由于全县群山环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金边瑞香这种具有很高观赏、药用价值的名花。大余县县长刘翠兰自豪地说:“我们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边瑞香生产基地,每年可生产1000多万盆,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地区近10个国家都有我们的花儿在那里开放。”同行的县委副书记杨文光告诉我们:“大余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瑞香之乡’,大余的金边瑞香曾摆放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
    我们来到钟书纯的“金中花卉种植中心”的花棚里,30多亩花棚下,6万多盆“金边瑞香”正含苞待放,金色的边,绿色的叶,微红的花苞,组成一个多彩的世界。12万盆杜鹃争奇斗艳,开出的花儿特别的红艳。钟书纯对记者说:“我原是西华山钨矿的一个车间主任,九十年代初开始‘下海’种花,现在年收入10多万元,还当上了省劳模。”坐在一旁的福建漳州市永福镇的花农陈俊生接过话说:“大余的气候好,土地租费又便宜,去年我带领全家投入近100万元,在这里建了一个年产值可达120多万元的‘昌泰园艺花圃’。”
    我们在大余县的几天里,每到一处都能遇到种花人,都能闻到花香,都能欣赏到五彩缤纷的花朵。
    梅关花未开,瑞香味正浓。花农钟书纯说:“金边瑞香又名蓬莱花、风流树,素以姿、色、香、韵俱佳而蜚声花卉世界,其花团锦簇,暗香涌动,瑞气四逸,素来被视为‘吉祥之花,如意之花、富贵之花’,这正符合我们花农‘花开富贵来’的美好意愿。”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