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藤本,长可达8m,小枝褐色,稍具棱。单叶互生,叶片薄,卵形、宽倒卵形至宽椭圆形,长5~11cm,宽3~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疏生有腺体的细齿,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脉上嫩时有短柔毛;叶柄细长。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乳白色或粉红色,花后花托逐渐伸长,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花期5~7月,果期6~9月。
五味子多生于湿润、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杂木林、林缘、山间灌丛处,具有喜光、喜湿润、喜肥、适应性强的特性,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五味子种子具生理后熟特性,生产上需用低温湿润的条件催芽,种子室温袋藏7个月后,发芽率为零。五味子在开花结果阶段需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而在幼苗及营养生长阶段,则需阴湿的环境。一般栽后2年即可开花结果。
2、栽培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由于黑龙江地处寒地,温度较低,因此五味子应选择土壤湿润、肥沃、含腐殖质多的地方。生产田地可选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开荒地,要有伴生树和支架。
2.2养殖技术
从五味子的生产技术而言,一般以种子养殖较为简单、实用。
2.2.1 种子处理
将五味子的果实放在温水(20℃)中浸泡1~2d,待果皮软化时将果皮搓掉,捞除果皮及瘪粒,选出成熟饱满的种子洗净,再用3倍量湿沙混拌均匀,装入木箱内,上面覆盖沙层8~9cm。外用草帘或席子盖严,及时浇水,应经常保持湿润,要常检查,防止霉烂,翌年解冻后,待胚根刚露出即可播种。
在室外解冻的处理种子,可于2~3月份移入室内,继续沙藏处理,温度保持在5~10℃,注意检查,防止霉变。如果春天处理种子,可将干种子放入95 %浓硫酸中浸泡1min,然后捞出洗净再进行沙藏催芽处理,温度保持在5~15℃。
2.2.2播种。以春播为宜,于畦面横向开沟,行距15cm,沟深2.0~2.5cm,将种子均匀地撒于沟中,覆土2.0~2.5cm,适当镇压,再覆盖一层薄草,用绳子固定,以保持土壤水分,一般每公顷播种量150kg左右。
2.2.3 移栽。在5月上旬进行移栽,株行距120cm×50cm。为使株行距均匀,也可拉绳穴播,在穴的位置上做一标志,然后挖成深30~35cm、直径30cm的穴,每穴栽1株,栽时使根系舒展,栽后踏实,灌足水分。
2.3 田间管理
2.3.1 苗期管理。苗期注意遮阴,可适当搭简易遮阴棚。幼苗期对水分要求也很严格,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抽3~4片真叶时,可以间苗,并结合间苗,每公顷追施尿素150kg。
2.3.2定植期管理
a.灌水及施肥五味子根系较浅,不耐干旱,生育期间应保持土壤的水分状况,不能过干。养分不足也可影响五味子的开花结果率。五味子喜肥,结合松土除草,可追肥2次,第1次在展叶期进行,每株用有机肥5kg、磷酸二铵20kg;第2次在开花后进行,每株用有机肥5kg。在距根部30cm处开深15~20cm环形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b.剪枝 春、夏、秋三季均可剪枝。春剪一般在枝条萌发前,剪掉过密果枝和枯枝;夏剪宜剪掉基生枝、膛枝、重叠枝、病虫枝;秋剪应在落叶后,主要剪掉基生枝,不论何时剪枝,都应选留2~3条营养枝,作为主枝并引蔓上架。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
c.搭架移植后第2年即应塔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钢作立柱,用木杆或8#铁丝在立柱上部拉一横线,每个主蔓处立一竹竿或木杆,竹竿高2.5~3.0m,直径1.5~2.0cm,用绑线绑在横线上,然后引蔓上架。
2.3.3 病害防治
a.根腐病 5月上旬至7月上旬发病,为害根部。防治方法:①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②发病期可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根际浇灌。
b.叶枯病 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和3%井冈霉素水剂50mL/L交替喷雾,喷药次数可视病情而定。
2.4采收与加工
9~10月进行采收,随熟随采。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以保证商品质量。加工时可日晒或烘干,注意勤翻动。烘干时,开始温度宜控制在60℃左右,当五味子达半干时将温度降至40~50℃,达到八成干时挪至室外晒至全干。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库。以粒大、果皮紫红、肉厚、柔润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