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五味子;生物学特征;繁育
中图分类号 S56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4-8421(2008)03-101-02
五味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药食兼用型经济植物,是辽宁名贵的地道药材,国内外久负盛名,其果实和茎均可入药,具有益气敛肺、滋肾、涩精、生津、益智安神、止泻敛汗等功能。近代医学研究证明五味子不但具有降低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提高人的视力、听觉的作用,而且在食品、饮料酿酒、制果汁、保健、纺织染料等诸多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利用。辽东山区居民常常在深秋采集新鲜的五味子茎作为炖菜的调味品,用其炖制的萝卜丝汤不但具有滋补作用,而且还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味。由于五味子功效独特,因此,五味子受到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随着中成药走向世界,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连年大量进口中国产品,专家预测:五味子价格将不会出现下跌,市场供不应求,五味子已被国家林业部列为退耕还林的主栽树种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仅辽宁的丹东和本溪地区已发展到3 200 hm2左右。
1.1 形态特征 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 Turcz ) Baill ],别名辽五味、北五味,地方名山花椒、花椒藤子、五梅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长可达8 m,树皮暗灰褐色,带棕色,微裂,幼枝红褐色,稍具棱角。芽椭圆形,被有数枚鳞片,呈暗褐色。叶互生,有柄,柄长1.5~2 cm,叶片倒卵形,长5~8 cm、宽 3~5 cm,基部楔形,边缘具稀疏的小齿,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质稍薄。花单性,雌雄同株,常2~3朵花集生于叶腋,下垂,乳白色;雌花具长梗,花被片6~9,卵状长圆形,幼时聚成圆锥状,花后花托渐伸长呈穗状,心皮离生,无花柱,柱头偏斜;雄花具雄蕊6枚,基部愈合,花药纵裂;有时亦可见到不明显的两性花。浆果球形,熟时为红色,内含1~2粒种子;种子肾形,淡黄色。花期5~6月,果期7~10月。
1.2 生活习性 野生五味子多生于杂林木中、山沟灌丛间,缠绕于其他树木上。由于人们掠夺式采挖,已很稀少,现今辽宁东部山区已大量的进行了人工栽培。五味子对土地要求一般不严格,黑土、黄土、河淤土等均可栽培。但定植后,需要在同一土地上生长20年以上,因此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背风向阳的沙质土壤为佳,低洼、积水、黏重、贫瘠的土地不宜栽培。五味子喜肥、喜水,特别是定植之后,应及时浇水,以利缓苗和提高成活率。
2、五味子的养殖
五味子一般有播种、扦插和压条等几种养殖方法。无性养殖如扦插、压条等方法,均不易生根,成活率低,采用野生苗栽植,生长不旺,进入结果期较晚,产量低,因此很少采用。人工栽培五味子多采用有性养殖,即进行种子育苗移栽。五味子种皮坚硬、光滑有油层,不易透水,干籽播种不易出苗。因此需砂埋、冷冻、药剂及变温处理。砂埋处理是在种子中掺加3倍细砂,放在20~25℃的条件下,要保持砂子为潮湿状态,水分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发芽率。同时要经常检查,防止种子霉变。当种皮充分裂口,胚根露出小白点时,即为最佳播种期。春播和秋播均可,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秋播在封冻前播完。条播和撒播均可,一般播后20~30 d小苗陆续出土,当出苗60%~70%时,要为小苗搭起简易遮阴棚,并且要常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长出4~5片真叶可拆除阴棚,并按5~6 cm距离定苗。
3、五味子的栽培管理
目前,五味子生产中多采用以水泥柱作立柱的单篱架式栽培,柱高2.4 m左右,地上部分留2 m高,埋地下40 cm左右,按南北向排列,水泥杆距10 m左右,用8号或10号铁丝在立柱上部和中部横拉两道,铁丝上绑缚竹竿供五味子主蔓攀附缠绕。竹竿距(株距)0.5 m,行距1.5 m。单篱架的主要优点是适于密植,光照和通风条件好,各种操作如病虫害防治、夏季修剪、机械化作业等较方便,利于早期丰产。根据五味子长势情况,一般多在定植后第1年搭架。待五味子新枝伸长35~40 cm时,枝尖端开始弯曲,要及时引蔓上架。五味子为风媒花,自然受粉坐果率较低、落果较严重。试验证明,凡经人工授粉的单株和地块产量可提高3倍左右。授粉方法:先将花粉采集起来,再用毛笔将花粉涂在雌花柱头上。在成株进入盛果期,要经常灌水,这样对五味子增产至关重要。特别是4~6月期间,正是五味子开花、坐果和果实膨大期,也是北方少雨干旱季节,如供水不足,将直接影响当年和下年产量。五味子进入盛果期,形成庞大横生的地下茎,需肥量较大,所以每年初冬或早春,将腐熟鸡粪1 500 kg/hm2撒于畦面,并将清畦沟的土覆于畦面肥上,尽量少施或不施化肥。
4、病虫害防治
五味子主要有三大病害:茎基腐病、叶枯病和白粉病。防治上要以预防为主,首先控制病菌的传播,苗木在栽植过程中要严格检疫,杜绝移栽带病的苗木,发现死亡植株要除掉深埋,坑穴要换新土,尽量少用化学农药防治。五味子主要有两大虫害:柳扁蛾和女贞细卷蛾。要多采用物理防治,及时清除园内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及时剪除被害枝;五味子落叶后,彻底清洁田园,焚烧落叶或集中深埋,消灭虫蛹减少虫源;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及时摘除虫果深埋。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辽宁经济植物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0:477.
[2]可成有,高珍,杨玉超,等.辽宁地区北五味子高产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2007(2):79.
[3]林广梅,娄福贵,王运涛,等.辽五味子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J].辽宁农业科学,2007(3):100.
[4]薛彩云,严雪瑞,林天行,等.五味子茎基腐病发生初报[J].植物保护,2007,3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