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树属蔷薇科落叶乔木,一般是先开花后吐叶,花开5瓣,颜色多样,略放清香,经长期悉心改良,至今有400余种。樱原生山岭,因其美后被移至田间、村落,农人尊为“谷之灵”,祭花神以祈丰收,进入武士社会后,赏樱由古朴的农耕仪式演变成风流花会,现今成了人们怡情养性,消除疲劳,联络感情的习俗。俳寒樱、彼岸樱、垂枝樱、牡丹樱、八重樱……还有种淡紫色因其美而称为“杨贵妃”的樱,十分名贵。日本人寄情于樱花,不仅因为花开万物生机之季,还因为花开在学期之始,年轻人步入社会,花开在人生的紧要时刻,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樱花春春飘落年年发,是日本人眼中生命复苏再生的象征。有种八重樱“泰山府君”是以中国泰山长寿神而名,相传中世纪时朝廷官员中纳言樱町感其花期短暂,求泰山府君延其生命,泰山府君到日本变成“地藏菩萨”,施嫁接术使其繁花再开。樱树在日本不只种在田畔、校园,也植于墓地,民俗学者视观樱为送迎死灵的“出入口”和供养塔,是与死者一年一度的“对话”。东京市内的青山墓地是观樱名胜,花开时节青年男女游乐其间绝非异常。
樱花雅而不艳,开时相偎相依,谢时果敢英勇,齐开齐落,确如云霞。“花是樱花,人是武士”,以花喻人言志,体现了大和民族崇敬“佗、雅、寂、物之哀(自然伤感)”的审美意识,以及团结协调、不惜身家性命的尚武精神。“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樱花的花期短暂,多为7天,满开期只有一日,转眼间芳菲落尽,人们见花思人,常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落樱之美一向也是文人墨客咏叹的主题。清代出使日本的诗人黄遵宪,就曾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赞扬落樱的高洁。为体味“物之哀”之意境和落樱之美,笔者不顾附庸风雅之嫌,数次寻觅樱花似雪如雨般飘然落下的情景,也在樱落缤纷之时结伴登小船游于两岸夹樱的千鸟渊下,仰见两岸如云似霞的樱花,直觉气势逼人。“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环视渊内,见游船数十,有老幼男女游乐,被前天的风雨吹落的花瓣飘浮水上,船桨在划出的条条花路中恣意往还。
太阳西斜,无意间见樱花丛中有鸟居(牌楼),突然记起靖国神社就在附近,岸边还有“战殁者墓苑”。战前,落樱曾被加上军事内容,在“像樱花飘落那样殒落疆场”的鼓动下,曾有许多日本青年在异国战场死于非命,睹物移情,深感和平之可贵,心中祈愿彩霞般的樱花不再有暗云,永葆自然明丽。此时天色向晚,自觉不可久留,于是离船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