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荷属植物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全世界共9种,其中3种产于东南亚各地,6种分布于我国西南部至南部的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为美丽的观赏树。其中红花荷、小花红花荷、窄瓣红花荷三种在广东有分布。
红花荷又名红苞木、吊钟王,分布于广东省中部及沿海岛屿山地常绿林。红花荷不仅是优良的用材树种,而且因其枝叶繁茂、适逢春节前后开花、树形美观、花量大、花期长、花色艳丽,近年来被广泛栽培,是理想的蜜源和观赏树种,现已成为珠三角城市园林绿化的名优新品种。红花荷自然分布在广东省广州市北部的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境内,从化地处北回归线北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森林公园受季风影响,夏凉冬暖,光能充裕,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4℃,1月份平均气温12.4℃,7月份平均气温28.5℃:年太阳能总辐射为4379 MJ/(m2·a);降水量充沛,年平均1 800mm,主要集中在5~8月份:相对湿度在85%以上,水热条件良好。
红花荷在其为优势种的群落中起着显著作用,伴生的植物有中华楠(Machilus chinensis)、小乔木状的尖叶柃(Eurya acumlnatlsslma)、网脉山龙眼(Helicia reticulata)、细枝柃(Eu-rya Ioquaiana)、甜锥(Castanopslseyrel)、华鼠刺(Itea chinensis)、石笔木(Tutcheria spectabilis)、变叶榕(Fi-CUS variolosa)、 罗浮柿(Diospyrosmorrlslana)、荷木(Schima superba)等等,属于“红花荷+中华楠”群落,在南昆山则属于“总序山黄皮+蕈树+红花荷”群落。
红花荷天然林生长旺盛,外貌墨绿带光泽,早春常因处于盛花期而有明显红色斑块,林冠较整齐,郁闭度平均达0.9。该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乔木层又可分为两个亚层,上层高10m~17m,由红花荷、中华楠组成,偶伴有甜锥,树干高大通直,顶端分枝,为群落的主要层次;下层乔木高4m~10m,主要由红花荷、中华楠、尖叶柃、网脉山龙眼等组成。灌木层高度高度小于3m,种类丰富,主要由密花树(Rapanea nerrifolia)、耳叶柃、罗浮柿、子凌蒲桃(Syzyglum champi-0ni)组成。草本层盖度为60%,主要由各种蕨类组成,如芒萁(Di cranoptensdechotoma)、狗脊(Woodwardiaiaponlca)、扇叶铁线蕨(Adianthumflabellulatum)和乌毛蕨(Blechnumorientale)等,偶见有山菅兰(Dianeliaensifolia)。层间植物较丰富,常见的有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网络崖豆藤(Millettiareticulata)、链珠藤(Alyxia slnensls)、酸藤子(Embelia laeta)等,偶见有垂序石松 (LVCopodiastrum casuarl-noides)。
根据生态学规律,北树南引容易成功,而南树北引则容易受最低气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花果期气温等生态限制因子的制约而失败。作为“南树”的红花荷北引的难度是存在的。曾介凡等报道了湖南省株洲市林科所于1987年1月15日从广两柳州引进81株二年生红花荷实生苗,在所内进行红花荷引种驯化试验工作,获得成功。引种时采取剪叶、喷水、裸根湿稻草包扎,外包塑料薄膜等技术处理。全垦整地,株距1.5m×2.0 m。种植穴35cm×35cm×35cm,在物候期进行生长量测定采用固定5株观察法,观察结果为引种造林当年成活率为100%,保存率为96%,生长情况良好。1990年,试验林平均树高3119m,平均胸径2.18m,平均冠幅119m,林分基本达到郁闷。第1~3年每年除草抚育1~2次,第5年春隔行移出1行稀疏林分,株行距保持3.0×2.0m,试验林最后保存45株,保存率55.16%。对试验林连续物候期观察发现,红花荷芽萌动期成规律性变化,从1988年2月下旬开始萌动,以后逐年推迟并稳定在3月中下旬。红花荷引种生长量生长正常,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11年生平均树高为7.71m,平均胸径为9.6cm,单株年均生长量分别为高H=74.0cm和D=0.92cm,材积V=0.00254m3。开花结实情况中,花期虽然比原产地推迟和缩短,但花比原产地开得大而艳。在试验地能够正常结实,种子具有成苗能力。原产地柳州花期12月至翌年4月,约120天,在株洲2月下旬至5月中旬,约80天。红花荷在试验地能适应环境,抗逆性较强,尤其在抗寒性和抗旱性方面。红花荷的养殖能力方面,进行扦插生根试验表明,红花荷具有较强的扦插生根能力,属易生根植物,为解决红花荷种苗短缺和选育优良无性系提供了保障。另外,适当提早扦插,可提高红花荷扦插苗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
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志是被引种植物能够适应引种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并能够正常生长、正常开花结实、正常养殖后代,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根据引种试验研究结果,引种试验是基本成功的。该树种在株洲市及以南地区推广种植有着广阔的前景。
红花荷树干通直,胸径可达80cm,树高可达30m以上。花美色艳持续期1~2个月以上,在广州每年12月下旬至翌春3月的春节前后开花,十年前引种到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庭院观赏树的红花荷,现已繁花似锦,为十分优秀的庭院和生态风景林红花树种。
红花荷作为一种中性偏阳树种(幼树比较耐阴,成熟期时比较喜光)。要求年平均温度为19℃~22℃,耐受最低气温为-4.5℃。因此不仅在南亚热带地区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等地适合种植,在中亚热带地区的湖南株洲、浙江临安也栽培成功,但目前在相类似的湖南、四川、贵州、江西、浙江、江苏等地引种栽培还是应该慎重。
红花荷适生于花岗岩、沙页岩产生的红黄壤与红壤(酸性至微酸性土)。存土层深厚肥沃的坡地,可长成大径材,在干旱瘠薄的山脊也能生长。10年生树高可达7m~8m,胸径15cm~18cm。栽培方面主要有如下环节
采种 种子10至11月上旬成熟,果熟时由灰青色转为黄绿色。蒴果熟后开裂,种子飞散,要及时采收。采回后晾至果壳开裂,筛取种子,进行干藏。种子千粒重为2.5g~4g,发芽率仅有7%~8%。
育苗:可以采用容器育苗,随采随播或翌春 月播种。由于种子较小,播种前整地要细致,播时将种子混合细土,撒播均匀。播后盖上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并撒上松针覆盖,淋足水分。播后20天左右,种子发芽出土。待幼苗长出3至4片叶后,移到营养袋培育,加强水肥管理,苗高30cm可出圃进行园林绿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