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63—05
旋花茄,又名旋柄茄(《中华本草》)、螺旋茄、百两金(《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苦凉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倒提壶(《全国中草药汇编》)等。本品味苦,性寒,归肺、大肠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湿、消肿止痛、祛风、止咳、截疟之功。主治感冒发烧、咳嗽、咽喉痛、疟疾、腹痛、腹泻、菌痢、小便短赤、膀胱炎、风湿跌打、疮疡肿毒等。本品生于海拔500~2200m的河边沙滩、村边、路旁、山谷、溪边灌木丛中或林下,稀生于荒地。我省除滇东北及滇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分布于湖南、广西和贵州,而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及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同样也有分布。因其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且清热解毒、消炎利湿的功效较显著,所以是一味非常具有开发前景的民族药。
[民族药名]
傣族:“帕笠”。彝族:“诺肺莫力气”、“洪来赊”。拉祜族:“慢地”。瓦族:“苦凉菜”。哈尼族:“阿波席哈”、“跌打须”、“大苦溜溜”(音译:丫先把蛤;意译:杀鸡虱子的苦叶)。基诺族:“昨交生柯”。
[民族药用经验]
傣族:用根和叶,具清火解毒,止咳化痰,消肿止痛,降逆止呕,敛疮收口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咳嗽、耳鸣耳聋、咽喉肿痛、口臭、呕吐、疔疮痈疖脓肿、汗疹。拉枯族:用全株,具清热解毒、利湿健胃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烧、喉痛、小便痛。瓦族:用根,具清热解毒,消炎利湿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痛,腹痛,膀胱炎,跌打损伤。哈尼族:用全株,具清热解毒,利湿,抗疟,祛风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疟疾、腹痛、腹泻、菌痢、小便短赤、膀胱炎、风湿跌打、疮疡肿毒。西双版纳哈尼族:用全株,具清热解毒,利湿健胃之功效。治肾绞痛。基诺族:用根。主治腹痛、疟疾、感冒发热、喉痛、疮疡肿毒。彝族:用果或全株,具清肺止咳,收敛止血之功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血。
1、实验仪器
ML5~4型可调电热板、DHP—36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组织切片机及恒温水浴锅、JNOEC XS—212—202型生物显微镜、Nikon Eclipse 80i型高级研究用正置(明场微分干涉系统)生物数码摄影显微镜、DXMl200超高品质显微摄影数码相机、SONYMPEGMOVIEVXDSC—W5变焦数码相机等。
2、来源鉴定
2.1植物来源 旋花茄为茄科(Solanaceae)茄属植物旋花茄(Solanum spirale Roxb.)的根和叶。(实验材料采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经西双版纳州药品检验所鉴定。)
2.2植物形态 直立灌木,高0.5~3m,植株光滑无毛。叶大,椭圆形,长9~20cm,宽4~8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成叶柄,两面均无毛,间或沿叶脉被极稀疏的短小疏柔毛,边全缘或微波状,中脉粗壮,侧脉明显,每边5~8条;叶柄长2~3cm。聚伞花序幼时旋卷如蝎尾状,对叶生或腋外生,总花梗长3~12mm,花梗细长,达2cm,开展或弯曲;5浅裂,花冠白色;雄蕊5,花丝长约0.5mm,花药黄色,约为花丝长的5~8倍;子房卵形,直径约1mm,花柱丝状,长约5~7mm,柱头截形。浆果球形,橘黄色,直径约7~8mm,外果皮光亮。种子多数、压扁,直径约2.5mm。花期夏秋,果期春冬。
3、性状鉴别
3.1根 本品呈段状类圆形,直径可达1cm以上。表面灰褐色,具须根和须根痕,具纵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皮部白色,中央黄白色或淡黄色。无臭,味苦。
3.2叶 本品叶大,皱缩,破碎,展开之叶片纸质,椭圆状披针形,长9~20cm,宽4~8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下延至叶柄,全缘或稍波状,绿色。无臭,味微苦。
4、显微鉴别
4.1根横切面 木栓层为10余列平周壁波状弯曲的细胞,皮层较宽,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大小不一,内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砂晶。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窄,韧皮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砂晶嘲,韧皮射线明显。形成层成环,为3~5列扁长形细胞构成。木质部宽广,约占横切面的2/3。导管较多,单个或2~4个成群与周围木射线相隔呈连续的放射状排列。木射线细胞1~3列,呈类方形或长方形,壁稍厚,孔沟明显,内含淀粒。
4.2根粉末 黄白色,无臭,味苦。木栓细胞多角形,内含黄棕色物质;韧皮纤维长梭形,壁厚,胞腔小,直径15~25μm;木纤维壁厚,壁孔明显,类长条形,直径15~30μm;木薄壁细胞长方形,壁连珠状增厚,壁孔明显,长35~115μm,宽12~35μm;具缘纹孔导管多为碎片,直径12~52μm;淀粉粒大小不一,呈类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盔帽形,脐点明显,呈点状、裂缝状、短缝状、人字形,层纹不明显,淀粉粒直径5~35μm,复粒多,多为2~4分粒;草酸钙砂晶众多,成三角锥形。
4.3叶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一列,较小,类方形,外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一列,附有非腺毛,内侧有厚角组织;叶肉组织为异面型;上表皮内侧栅栏组织由一列长形栅状细胞组成,过主脉部分细胞渐小,下方有厚角组织,栅表比为7:4;海绵组织细胞较小,排列疏松,占叶肉1/3~1/2;主脉维管束为周韧型,导管呈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中散有多数草酸钙砂晶及少量草酸钙簇晶。
4.5叶粉末 绿色,无臭,味微苦。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腺毛较短,腺柄由1~2个细胞组成,腺头由1~5个细胞组成,有的含黄棕色物质;非腺毛较长,由2~9个细胞组成,壁薄,表面有短刺状突起,有的有缢缩;导管多为螺纹,直径10~25μm,少数网纹导管,直径20~30μm;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尖锐,直径30.72~50.9μm。
5、化学成分
据文献报道,从叶和果实中分得澳洲茄胺(solasodine),得率分别为0.06%和0.12%。从叶和茎中还分得番茄烯胺(tomatiden01),15a—羟基番茄登醇(15a—Hydroxy-tomatide—nod)和亚莫皂甙元(Yamogenin)。根含26,28—断茄啶—5,22(28)—二烯—3,16—二醇(etioline),还含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