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材料来源
试验材料为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盛教学基地从北京植物园引入的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紫叶稠李。
1.2外植体选用
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紫叶稠李冬眠枝或刚刚萌动的枝条,切成带有一个顶芽或侧芽的茎段。
1.3外植体的灭菌处理
灭菌流程:小茎段一流水冲洗(30Min)→洗涤荆溶液浸泡(10Min)→流水冲洗(30min)→(以下工作在超净工作台完成)75%酒精浸泡30s→无菌水冲洗2次(1min1次)→0.1%HgCl2浸泡(8min)→无菌水冲洗6次(2min1次)。
1.4试验方法
1.4.1不同激素配比对紫叶稠李初代培养的影响。基本培养基为MS+蔗糖30g/L+琼脂6g/L(pH5.8),其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BA(设0.20、0.40、0.60、0.80、1.00mg/L质量浓度梯度)和NAA(设0.00、0.05、0.10mg/L一3个质量浓度梯度)作为初代培养的脱分化培养基,然后将消毒处理后的茎段接种在其中进行培养观察。
1.4.2不同激素配比对紫叶稠李再生嫩茎增殖的影响。
将初代培养获得的小植株除去叶片后再切成小茎段,接种到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一BA(0.50、1.00、2.00mg/L)、NAA(0.05、0.10、0.20Mg/L)和GA3(0.00、0.50、1.00mg/L)的继代分化培养基上(基本培养基同初代培养基),4周后观察增殖状况,并统计结果。
1.4.3不同生长素组合对紫叶稠李生根的影响。
以l/2MS+蔗糖20g/L+琼脂7g/L(pH5.8)为基本培养基,其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NAA(0.00、0.10、0.50、1.00mg/L)和IBA(0.00、0.10、0.50mg/L)作为生根培养基;将继代培养得到的株高在1.5~2.0cm的嫩茎转人生根培养基中。20d后观察生根状况,并统计结果。
以上培养基均在12l℃条件下灭菌20min。培养温度为20±2℃,光照12h/d,光强为2000—3000lx。
1.4.4生根苗移栽。当生根培养的小苗根长为1.5—2.5cm时。开瓶在温室炼苗7d,移栽前3d用50%可湿性多菌灵800倍液喷浇灭菌。试管苗移栽基质为珍珠岩+泥炭土和蛭石+草炭土两种,每种基质中2种材料的体积比均为l:l。每种基质移植小苗l000株。
2、结果与分析
2.1激素配比对紫叶稠李初代培养的影响
试验发现。紫叶稠李顶芽和侧芽的分化能力均较强,培养2周后逐渐分化出小植株。30d后部分小植株的叶腋处又分化出新的小植株。
由表l可知,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的分化有显著影响,在MS+6一BA1.00mg/L+NAA0.10mg/L培养基中,小植株分化数量最少;而在MS+6一BAO.60mg/L+NAA0.1mg/L培养基中。小植株分化数量最多,质量最好,分化率达到100.00%。可见,适宜的激素配比是诱导外植体分化的关键因素。
2.2激素配比对紫叶稠李再生嫩茎增殖的影响
由表2可知,增殖培养结果因激素配比不同而异,嫩茎增殖倍数随细胞分裂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MS+6一BA0.50mg·L。1+NAA0.05mg/L+GA30.50mg/L增殖倍数最高,达到8.17倍,且苗芽生长健壮。
2.3不同生长素组合对紫叶稠李生根的影响
由表3可知,以l/2MS+IBA0.50mg/L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每个试管苗生根3—5条,长度约1.5—2.5cm。生根率达到100%。
2.4基质对紫叶稠李生根苗移栽的影响
在生根植株培养阶段,对生长健壮的生根苗进行炼苗移栽。移栽后浇一次定根水。以后保持基质湿润,温度保持在20℃左右,初期适当遮荫。移栽后约15d的缓苗期过后,植株发出新根开始正常生长。
试验所使用的2种混合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小苗后期生长速率有影响。移栽30d后统计珍珠岩+泥炭土和蛭石+草炭土的平均苗高分别为9.5cm和12.3cm。由此可见.蛭石+草炭土做移栽基质更适合试管苗的生长。
3、结论
在紫叶稠李组织培养过程中。6一BA与NAA的配比对外植体的诱导具有显著影响。在初代培养阶段,MS+6-BAO.60mg/L+NAA0.05mg/L培养基对外植体的脱分化效果最好,分化率达到100.00%。在继代增殖培养阶段。MS+6一BA0.50mg/L+NAA0.05mg/L+GA30.50mg/L培养基的增殖倍数最高,达到8.17倍,且苗芽生长健壮。在生根培养时,l/2Ms+IBA0.50mg/L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100%,且苗形美观,色泽深绿,移栽后生长旺盛。在移栽阶段,在蛭石+草炭土(体积比为1:1)基质中,移栽30d后平均苗高为12.3cm,有利于试管苗移栽的成活与后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