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玫瑰的组培和无性养殖技术

   发布日期:2016-08-02    
核心提示: 玫瑰(学名:Rosa rugosa Thunb.):原产地中国。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
    玫瑰(学名:Rosa rugosa Thunb.):原产地中国。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红色、白色,果期8-9月,扁球形。枝条较为柔弱软垂且多密刺,每年花期只有一次,因此较少用于育种,近来其主要被重视的特性为抗病性与耐寒性。


 
    玫瑰组织培养的意义
    1.快速养殖
    玫瑰有性生殖能力差,大多观赏价值高的品种不形成种子,种子养殖不现实。而玫瑰实生苗观赏价值较差,因此生产上必须通过野蔷薇扦插再嫁接进行养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玫瑰优良品种的快速养殖,并且能保持原有的优良性状不变。玫瑰组培增殖系数为4~5,半年至一年内能获得上百万种苗。 
    2.获得无病毒植株
    玫瑰在生长过程中,能感染一种或数种病毒或类病毒。长期营养养殖,如扦插、嫁接、分株,不仅不能脱毒,反而使病毒积累,严重影响玫瑰的品质,导致玫瑰观赏价值下降,比如花径变小、色泽变淡、产花减少、斑点较多、花形不规则、易感染病虫等。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玫瑰茎尖脱毒后,使玫瑰的种性得到复壮,生长势增强,花径增大,色泽鲜艳,抗病能力提高,产花量上升。 
    3.培育新品种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芽变,芽变的结果导致花色变异、花的大小变异、花期变异、叶色变异、染色体数量变异等。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一旦发生芽变,准确切取变异芽,并将其养殖成完整植株,可产生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新品种。 
    4.种质资源的保存
    玫瑰种质资源丰富,按传统方法保存种质资源占地面积大,且资源易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破坏而丢失。用组培方法,用极小的空间就可长期有效地保存玫瑰的种质资源。 
    玫瑰组织培养的方法 
    1.外植体选取
    从生长在田间或盆栽的优良品种植株上,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的茎尖和幼茎。取材最好在晴天正午,并且取用植株上部的幼茎。阴雨天或靠近地面的幼茎,表面污染较为严重,难于消毒。玫瑰除用茎尖和幼茎做外植体外,也可以用叶片、叶柄、根、茎、原生质体、胚、花药、子房、花萼和花托做外植体。
    2.消毒灭菌及无菌苗的建立
    取玫瑰外植体,用5%~10%的次氯酸钠浸泡10~30min或用01%~02%的HgCl浸泡5~15min。用无菌水清洗7~10次后接种。也可先用75%的酒精浸泡20~30s再采用上述方法消毒。消毒灭菌完毕后,将幼茎切割成05~10cm长的至少带有一个节的切段,接种于培养基中。 
    3.愈伤组织的诱导
    最早报道从杂交茶香月季的茎上诱导了愈伤组织,该实验证明在培养基中添加2,4-D或添加NAA和激动素KT均能很快诱导出愈伤组织。随后不同实验以不同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叶、叶柄、根、茎、原生质体、合子胚、花药、子房、花瓣、花萼、和花托成功地诱导了愈伤组织。 
    3.1愈伤组织的成功诱导与品种的基因型有关
    2.3.2外植体类型:不同外植体愈伤产生的能力不同,叶为90%,根为70%,节间为55%,花药为19%。 
    3.3激素
    Rout等(1991)以Landora为材料,在添加BA和NAA,2,4-D的MS的培养基上,外植体在接种的7~12d后,在近轴面的叶柄和中脉处产生愈伤,愈伤组织诱导频率高达92%。在接种后15~20d,外植体茎切端处产生愈伤,诱导率为76%。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产生能力的影响同样很大。早期实验多采用NAA结合BAP或BA等,近年来多采用2,4—D,并证明2,4—D是诱导愈伤的必要因素(Kintzios等,1999;Rout等,1996;vanderSalm等,1996;Vises—suwan等,1997)。进一步研究发现2,4-D对愈伤的诱导效果依赖于月季的基因型,如2,4—D浓度从113umol/L增加到181umol/L降低了Rosehybrida栽培种“Care-freeBeauty”的愈伤诱导频率,但该浓度则对另一个品种“GrandGala”无影响。对于“RedSunblaze”而言,当浓度从113umol/L增加到452umol/L,则表现出愈伤的诱导率提高了,随后当2,4—D再增加,则显著地降低愈伤的诱导频率。愈伤组织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能得到很好继代培养(subculture、Li等,2002)。VanderSalm等(1996)证明2,4—D对诱导Rosepersica与xanthina和Moneyway产生愈伤是非常必要的,进一步添加低浓度的BA有正效应,但如BA浓度过高,则产生抑制作用。与以上实验结果不同,Kintzios等(1999)则发现2,4—D对愈伤诱导有负影响作用,可能因为采用的外植体是成熟的叶片。 
    3.4合子胚的发育时期对愈伤的形成能力也有影响
    处于心形胚的合子胚,其愈伤诱导率只有2%,子叶胚时的合子胚愈伤诱导率达到85%。 
    不定芽的诱导
    月季的常规养殖方式主要靠扦插、嫁接和压条等,养殖系数低,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80年代初,采取组织培养方法快速养殖月季苗,用侧芽、顶芽、并诱导生根。 
    增殖培养
    玫瑰的增殖培养,一靠无菌苗切段养殖,二靠诱导不定芽,形成从生苗;三靠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或原球胚。将已长大的月季嫩茎切成带1~2个节的茎段,投入新鲜的增殖培养基上,5~6周进行一次继代增殖,增殖系数平均达4~6。在外植到培养10~15d内第一叶的叶原基伸长,第二叶片叶原基可见;15~20d侧芽伸长;25~30d长度达6~10mm,继代增殖会按几何级数增长起来。增殖培养基可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如MS+BA03~05+NAA0004~03mg/L。 
    壮苗与生根
    壮苗培养的培养基为:MS+BA03~05+NAA001~01或MS+BA03~05+IBA03。也可以壮苗为主,增殖为辅,使增殖与壮苗合二为一。玫瑰组培苗增殖与壮苗需光照10~12h,光照强度2000lx,温度24~26℃。
    一般情况下,玫瑰茎段组织培养8~10d内则可生根。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有利于玫瑰生根。 
    炼苗与大田移栽
    炼苗和大田移植是玫瑰微养殖获得成功的最后阶段。组培幼苗由人为培养环境转移到天然生长环境中,环境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湿度大幅度降低,温度不恒定,光照强烈,微生物多,故需炼苗过渡。一般玫瑰微养殖炼苗需经过室内三天的取盖炼苗,然后将苗从瓶中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定植在珍珠岩、泥炭、蛭石或沙土中,用3~5%的多菌灵喷洗。炼苗时要注意基质中的水分含量,水分太少,不能满足苗生长发育;水分太多,导致烂苗。炼苗中、后期要注意通气,给予足够的光照,其幼苗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玫瑰组织培养中应注的问题——褐化现象
    褐化现象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切口产生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成褐色的醌类物质毒害植物自身,导致培养材料褐变死亡的现象。玫瑰在组织培养中褐化现象严重,可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适宜的外植体比如实生苗茎尖、枝条顶芽、幼胚等,在取外植体之前对母树进行遮光处理20~40d。 
    2.适宜的无基盐分适宜的无基盐分,降低蔗糖浓度,降低激素水平,加吸附剂05%~25%的活性炭可以减轻材料的褐变。 
    3.在培养基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其他抑制剂如有机酸、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硫脲,二氨基二硫化甲酸钠,亚硫氢酸钠,氰化钾,二硫苏糖醇多氨等,可有效的抑制褐变。 
    4.反复转移,降低温度,进行暗培养,增大培养基硬度,是控制褐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