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初感病时,叶片两面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然后逐步扩展成1毫米至4毫米紫褐色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病斑边缘清晰,并略带轮纹,外围有紫色晕圈,最后病斑中部脱落形成穿孔,穿孔时叶常常脱落。
发病规律:该病一般由真菌或细菌引起,致病细菌在枝梢病斑和病叶上越冬。借雨水、气流和昆虫传播侵染。病菌发育温度为24℃至28℃,连续阴雨天或受蚜虫等昆虫危害严重时,易造成大面积流行。华北地区一般在5月发病,夏季高温高湿期为发病高峰期。树势衰弱或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施肥,改良土壤,合理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
2.注意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
3.春季发芽前喷施5度石硫合剂或1∶1∶100等量式波尔多液,消灭菌源;
4.发病初期喷施95%细菌灵或15%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连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