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樟盾蚧的形态特征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6-08-10    
核心提示: 樟树(樟科常绿大乔木)一般指樟组 樟组(拉丁学名:Sect. Camphora (Trew) Meissn.),双子叶植物纲 ,樟科,樟属下一个分组
    樟树(樟科常绿大乔木)一般指樟组
    樟组(拉丁学名:Sect. Camphora (Trew) Meissn.),双子叶植物纲 ,樟科,樟属下一个分组。
    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小枝和叶极芳香。芽裸露或具鳞片,具鳞片时鳞片明显或不明显,覆瓦状排列。叶互生、近对生或对生,有时聚生于枝顶,革质,离基三出脉或三出脉,亦有羽状脉。
 

 
    花小或中等大,黄色或白色,两性,花被筒短,杯状或钟状,花被裂片6,近等大,花后完全脱落,或上部脱落而下部留存在花被花柱与子房等长,果肉质,有果托。果时花被片完全脱落;芽鳞明显。
    樟盾蚧学名Pseudaonidiaduplex(Cockerell),又叫樟介壳虫、蛇眼蚧、樟网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该介壳虫分布较广泛,除为害梅外,还为害茶树、油茶、樟树、柑桔、苹果、柿、桃、梨、栗等。
    为害特点: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的汁液,受害严重的枝干矮小,树势衰弱,叶片大量脱落,枝干枯死。
    形态特征:介壳直径2—3毫米,暗褐色,为圆形,背面隆起,边缘浅褐色稍带白边,背侧有2个若虫蜕皮壳,黄褐色。
    成虫:雌成虫体长1.1毫米,卵圆形,紫色,无翅。前胸、中胸之间具1深缢沟,臀板背面具花纹。雄成虫体长0.7毫米,翅展1.8毫米,紫色,复眼黑色,触角10节丝状,翅白色。卵:长0.2毫米,椭圆形,浅紫色。初孵:若虫体长0.7毫米,椭圆形,浅紫色,触角、口器和足发达。2龄若虫的触角、足消失。蛹:长0.7一0.8毫米,长椭圆形,淡紫色。
    发生规律:在浙江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杨梅枝条、叶片上越冬。来年4月中旬开始产卵,中下旬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孵化盛期在5月中旬。7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产卵,7月下旬第二代若虫开始孵化,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10月底—11月初雄成虫盛期,雌成虫把卵产在介壳里,初孵若虫把口针插入枝、叶组织里固定不动,吸食汁液,开始在体背分泌黄白色蜡质物。为害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枝条和植株枯死。天敌主要有红点唇瓢虫、跳小蜂等。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科学修剪,剪除病虫枝及茂密枝,保持果园适当的温湿度,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减少虫源。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化学防治在若虫孵化盛末期,喷洒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800一900倍液。
    常用药剂乐果、马拉硫磷、亚胺硫磷。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