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树(Melia azedarach):又称Chinaberry,楝科植物中的著名品种,又称苦苓、金铃子、栴檀、森树等。
苦楝: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高10-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
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该种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用时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此外,果核仁油可供制润滑油和肥皂等。
苦楝丛枝病发病规律与防治
该病在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及江苏等地均有发生。发病严重的植株常枯死。除苦楝外,川楝亦感病。 苦楝丛枝病发病规律与防治
症状:发病初期,病株局部新梢顶端生长受抑制,节间变短,腋芽、不定芽大量萌发,小枝丛生,重病株枝梢端部形成团状的丛生小枝。小枝上叶小,黄化,明脉,有的还有皱缩和斑驳等现象。进一步发展,病枝顶梢枯死,又不断交替增生丛生小枝。全株发病时,病株由上而下逐渐枯死,根部组织须根明显变少。病株春季发叶比健株推迟约1个月。
病原:症状中的丛枝是由类菌原体(MLO)引起;黄化和枝枯是由木生杆菌(BLO)引起。
发病规律:该病除了通过嫁接传染外,斑叶蝉(Erthoueuresp.)亦是传毒媒介昆虫。嫁接时枝接比皮接和芽接传毒容易成功,症状表现也快,病情也较重。叶蝉传毒,若虫比成虫传毒效率高且快,且叶蝉头数愈多传毒愈易成功。
防治方法: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伐除病株,集中销毁。②药剂防虫:喷施乐果等杀虫剂,防治叶蝉的危害,以减少或杜绝叶蝉的传毒作用。③选育抗病品种。④用四环素类抗生素防治,可起到抑制病害,减轻病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