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叶菊栽培技术--英 文 名:Cineraria 学 名:Senecio cruentus 原 产 地:大西洋加拿利群岛 科 属:菊科千里光属 特 性:多年生草本,通常作一、二年生栽培。喜凉爽气候,冬惧寒冷,夏畏高温,怕雨涝、强光与霜冻。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20℃,高于25℃,低于10℃,生长缓慢。高于30℃,低于5℃,生长受到抑制,0℃以下极易受冻害。
目前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瓜叶菊,全部采用种子养殖,较著名的品种有“完美”、“小丑”、“惑星”、“礼品”等。颜色有红、粉红、蓝、紫以及许多复色。近年来,市场上以色彩鲜艳的红色系列销路最好,室外摆放可用多种颜色合理搭配。
播种育苗:
瓜叶菊种子1克在2500-4200粒之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条件下,作为“元旦”、“春节”期间的用花。瓜叶菊一般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常通过降温措施或在高山上进行育苗。播种宜采用较疏松的人工介质,采用床播、箱播育苗。介质pH值6.5-7.5,EC值在0.7以下为宜,经过消毒处理,播后保持温度20-24℃,湿度95%以上,3-5天出苗。
第一阶段:
瓜叶菊播种后,一般不覆土,所以介质必须始终保持湿润,为防止种子冲积成堆,决不能用大水滴的洒水壶浇水,只能喷细雾保湿。不用施肥,给予1000lux左右的光照强度利于发芽。
第二阶段:
出苗后,逐渐加强光线,加强通风,基质仍需保持湿润,但要防止过湿。气温25℃以上,晴天强光时,应盖遮阳网。子叶完全张开时,开始用50-75ppm的水溶性肥料,之后要施用保护性的杀菌剂以防止茎腐病。这一阶段需要时间7-8天。
第三阶段:
种苗已长出真叶,开始快速生长。介质湿度保持在50-70%,浇水前让土壤有轻微的干燥。尽量做到早上浇水,傍晚落干。需要补充光照,补光4900-7500 lux补充2-3周,每天光照时间达14小时左右,此阶段用100 ppm的20-10-20与14-0-14肥料增加施肥量。
第四阶段:
本阶段已形成良好的根系,5-6片真叶。浇水前允许介质干燥,但要避免过长时间的萎蔫,施肥以100 ppm的14-0-14水溶性肥料为主。加强通风。
种植/上盆:
如果是用开敞式育苗盘撒播育苗的,最好在2-3片真叶时,用72或128穴盘移植一次。当长到6-7片真叶时移植上盆,可直接定植到13-15cm口径的盆中。用于春节前供应市场的盆花,多数是放在室内,因此多采用红色或白色的塑料盆。 光照调节:瓜叶菊为阳性植物,生长期要求光照充足,花芽形成后,长日照能促使其提早开花,增加人工光照能防止茎的伸长。
温度控制:
在我省的7-9月份气温较高,需要避免直射阳光,正午前后要遮荫降温,可向地面洒水,向叶面喷水降温。但要防止水分过多,引起植株徒长和腐烂。气温较低后,应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气温在5℃以下时,晚上还应盖上道膜防止植株受冻。改变温度还可以催延花期。通过提高室温,可以提早开花,花初开时降低温度则可以延长花期。
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的关键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每次浇水前保持适当的干燥。浇水按照早上浇水,傍晚落干的原则。栽培中完全采用人工介质的,则施肥宜采用20-10-20和14-0-14肥料,以200-250ppm的浓度,一星期交替使用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20-10-20肥料的施用次数。若栽培介质是砂质壤土的,可以用复合肥作基肥,生长期结合施用水溶性肥料。在快速生长期,应当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但在花芽分化前两周,应停止失氮肥,减少浇水,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着花率。显蕾后开始正常管理,逐渐恢复浇水和施肥,但不能往叶丛中浇水施肥,避免花蕾和花朵霉烂。
病 虫 害:
瓜叶菊的病虫害有灰霉病、茎腐病、白粉病、叶斑病(用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药物防治为吡虫啉、毒死蜱)。病虫害的防治更重要的应该做好温室的卫生整洁、水肥管理、温湿度控制、通风、光照、虫源的隔离、介质与水源的消毒等方面的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出圃质量:
瓜叶菊出圃前应加强通风换气,使植株经受锻炼,以免产生盆花售后,因环境不适应而影响生长开花,并摘去黄叶、病叶。要求株形紧凑,开花整齐一致,冠幅一般在25-30cm间,在花初开时至盛花前出圃。瓜叶菊长途运输时,可进行套袋,上下无封口,以免叶片折断,影响美观。运输中做好防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