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密枝红叶李栽培管理

   发布日期:2011-06-24    
  密枝红叶李是从中华太阳李、俄罗斯红叶李、长春红叶李三个品种中,选择枝条细密、颜色好、分枝能力强的苗养殖,之后再从中优选单株,最终将生物学特性稳定的植株保留下来扩繁。其特点是叶片红艳、耐修剪、耐寒、枝叶繁茂,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均能正常生长。现将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施肥
   密枝红叶李属于无限生长的植物类型,在东北地区即使下霜之后仍有一定的生长量。因此,为了保证其冬季不干尖和抽条,施肥必须尽早。笔者苗圃一般在五六月份施肥,过了6月之后决不再施。有些从业者为了加快其生长速度,在秋季也施肥,这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因为秋肥在给密枝红叶李增加养分的同时,会提高当年生枝条的生长量,弱化其木质化程度。冬季低温来临时,未木质化的枝条很容易被冻伤。曾经有一家地处吉林北部的苗圃,就因秋季施肥导致密枝红叶李发生了严重的抽条现象。
   所用肥料最好是能迅速见效的氮肥,让密枝红叶李的大部分生长在春夏季完成,不要拖到秋季。肥效期长的肥料尽量不用,例如二铵,即使春季施用,也能让植株在夏秋季节产生很大的生长量,从而影响当年生枝条的木质化程度。
   水分管理
   密枝红叶李的耐旱性很强,但是怕涝,在建立苗圃或选择栽植地点时,一定要确保地块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在绿化工程中应用时,也要避开低洼、潮湿的地点。
   目前笔者生产的密枝红叶李大部分是嫁接养殖,砧木分为山杏和桃红两类。据观察,使用山杏嫁接,其抗旱性特别强,但对水涝的反应也特别敏感,极不耐涝,具有非常极端的特性;桃红嫁接的密枝红叶李与前者相比抗旱性稍差,但耐涝性稍强,属于适应性相对“中庸”的类型。在具体生产中,以山杏为砧木的苗一定要选择地势较高且相对干燥的地块,桃红苗的定植地点可以稍微平缓一些。苗木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几乎不用人工浇水,但要注意雨季的排涝。
   修剪移栽
   密枝红叶李的最大特性是生长速度快,萌芽能力强,修剪越频繁它的枝条萌发量越大,植株越茂密。实践证明,修剪后的密枝红叶李,一个长10厘米左右的枝条就能萌发出五六个小枝,从而让植株更加茂密紧凑。在苗圃生产中,当嫁接苗成活后要及时打尖,下部枝条保留20厘米高即可。如果打尖迟了,就不容易保证灌木上下都有丰满的冠幅,形成“脱脚”。
   绿篱和模纹是密枝红叶李最常见的应用方式,将其定植后最好立即进行平剪。一般是将高80厘米至100厘米的苗,修剪至高度为50厘米至60厘米。这样对促进苗木成活以及今后的快速生长,具有积极意义。造型球也要经常修剪,以体现其密枝和红叶的特性。
   无论苗圃生产还是园林应用,密枝红叶李都可以不断打尖。如果条件允许,一个月打三四次尖都没问题,修剪之后,其叶片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密,也越来越红。
   移栽密枝红叶李应根据季节确定使用裸根苗还是土球包装苗。春秋季温度湿度都合适的时候,保守说裸根苗的定植成活率也能达到90%以上。若是在炎热的夏季或天气较冷时进行反季节栽植,就需要带土球,而且最好在土球外再包裹无纺布、草绳和塑料袋。只要保证土球不散,成活率在95%以上。
   养殖方法
   嫁接 砧木除了使用桃红、山杏之外,樱桃、李子也可以,但成活率和适应性要稍微差些。具体方法包括芽接和枝接两种,前者在每年的9月进行,后者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比较合适。操作时没有特别的地方,熟练工人能使成活率达到90%左右。需要提醒的仍然是,小心低洼地势因积水造成涝灾。
   扦插 与嫁接相比,目前密枝红叶李的扦插养殖效果还不够理想。前年笔者曾做过大量扦插,成活率较高能达到85%左右,效果不错。但与嫁接苗比,因为没有砧木养分和抗性,扦插苗的适应性和长势都差一些,生长速度也稍慢。去年由于辽宁开原地区普降大雨,扦插苗遭遇严重涝灾,大量苗子被淹死,无法统计具体效果。今年仍将进行扦插养殖的实验,具体结果有待验证。
   容器苗生产
   密枝红叶李的容器苗养殖成活率相对较低是业界公认的难题,目前只能达到60%至70%。在辽宁地区,养殖方法普遍是于4月中旬进行大田嫁接,接后将嫁接苗带土球装入营养钵内,管理方法与地栽苗相同。
   由于砧木刚刚经过移栽,有一个缓苗的过程,需要养分支持;同时接穗刚嫁接到砧木上,也需要从砧木吸取养分才能成活,所以整个嫁接苗对养分的需求量就非常大,本地俗称“两头忙”。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养分水分供应不足或是温度光照等条件不合适,就会导致嫁接苗死亡。
   笔者也曾尝试将砧木先定植在营养钵中,等待其成活之后再把接穗嫁接到砧木上。这样做确实能提高成活率,但操作成本太高,需要花费大量人工,不适合大面积生产。到底怎样做才能既保证成活率又降低成本,还需要逐步探索。
   不过,密枝红叶李容器苗一旦成活,之后的生产管理就非常粗放,基本不费什么人力物力。而且,容器苗的移栽成活率高,除冬季外都可以上工程或用于苗圃扩繁,依然是今后该品种的发展方向。
   (作者系辽宁省开原市云清苗圃总经理)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