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元端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一个好的住宅小区环境应满足三个要求:既要保持住宅小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小区的园林景观,又要富于美感和艺术性,还应讲究经济实用。对于绿地率还未达到30%的小区,应该因地制宜地“补课”。但是那些过于夸大的中心花园、喷水池和草坪也不是得体讲究的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选喷水池不如开辟水面铺草坪不如立体绿化
与其建造喷水池,不如开辟水面来得实惠;与其大面积铺草坪,不如“乔木、灌木、草坪立体绿化,以乔木为主”合理。科学研究表明,乔木的造氧强,比灌、草更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而且高大乔木所形成的林阴大道、林阴广场亦更宜于居民室外休憩和观赏。张元端先生建议:“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草坪的建造和养护费用比起树木来要高得多。草坪最好作为点缀、穿插用,不宜作为主景。喷水池也有些多余,如果真的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建露天游泳池,既实用又提高了小区的档次。”
■造园保持地域特色不必奇花异草
房展会上某楼盘广告称,本小区绿化采用南方引进的名贵植物、花卉、太湖山石等等,标榜自己是高档社区。其实,园林不仅是有生命的,更要有个性。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所采用的树种、花草肯定不同,并因此而构成各自的园林特色,如北京的园林遍植松柏,翠盖如云;而苏州拙政园多栽枫杨、箬竹,岭南园林多热带植物,都凸显了自己的个性。不重视本地的造园材料,而从数千里之外购运奇花异石,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由于气候差异,多数外来花树难以存活。很多人担心,那些种满亚热带花草的小区,美景能持续多久?
■景观要讲经济性中心广场不如分区景观
众所周知,小区用地很珍贵,动辄辟地若干亩搞广场、草坪,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业主负担。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大的小区,边缘居民对中心花园等公共空间的共享度很差。张元端先生认为,按照中国古典造园技巧则特别推崇“小中见大”的传统手法,讲究移步换景、景观层出不穷,如将小区分为若干组团,楼座摆放成围合、半围合空间,每个组团分设小型花园和若干个庭院景观,居民则可享受到“均好性”,又不浪费。
■中西可互相借鉴要和谐不要拼凑
“小区造园绝非是草树花石、亭台楼阁的简单杂乱堆砌”,张元端说,“虽无定式,但有其高超的艺术法则。”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屏联、题刻、雕塑等有机组合而成的艺术品,它强调人与自然的亲融协调,追求“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而西方园林则把树木修剪成规规矩矩的各种造型,把花草排列成整整齐齐的图案,配以精美的雕塑作品,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相对,由“人”去加工自然、静观自然的风格。这两种各有千秋的风格,在现代造园中可以参用,像将中国园林的精巧融入欧陆园林的开阔之中等等,但一定要注意协调和谐,不能有拼凑之感。
■住宅小区环境将有量化指标
如今,一些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正在对小区环境提出量化指标,包括节约资源和能源;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的亲和融合,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情况等。同时,更加明确地提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真正把“人”当做这个住宅小区的主体,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住宅建设的根本。
■住宅小区环境将有量化指标
如今,一些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正在对小区环境提出量化指标,包括节约资源和能源;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的亲和融合,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情况等。同时,更加明确地提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真正把“人”当做这个住宅小区的主体,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住宅建设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