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发端靠企业 做大靠农户

   发布日期:2011-01-26    
2011年宵,全国三四千万苗国兰供应上市,市场销售稳健,部分品种还供不应求。不少业内人士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国兰产业化发展道路上,但大多数人认为兰友分散,观念和实力参差不齐而无从着手。为此,记者走访了“中国兰花之乡”广东翁源县,回顾其国兰的产业化发展历程,与读者共享其发展经验。
  外求内应 吸引企业
    目前担任翁源县兰花协会会长的何文辉,也是翁源县农业局现任局长,他积累了不少翁源国兰产业化发展的资料。在1998年,台商张建邦到翁源县租地种植国兰,这成了翁源国兰产业化发展的开端。
  地处粤北山区的翁源县有着丰富的天然国兰资源,世界兰花原生分布点就在翁源县的江尾镇,全县七镇一场均有野生兰花生长。加上翁源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空气清新,青山绿水,非常适宜国兰的生长。这是翁源发展国兰产业的基础。
  当时,张建邦在翁源生产的兰花株形美观、叶色油亮、花正色艳,在珠三角花卉市场销售时受到很多花商的认可,翁源自此开始吸引花卉从业者的眼光。进入2000年以后,珠三角地区的花卉基地受城市废气、工业污染的影响日益明显,而且地租昂贵,生产花卉的成本逐年增大,这促使花商纷纷到山区考察,寻找适宜的发展空间,翁源迎来了花卉产业发展的机遇。
  翁源仙鹤镇镇政府率先抓住良机,迅速与珠三角一些大型花卉企业取得联络,推介翁源适宜发展兰花种植的良好环境。外求内应,2002年,珠三角较大型的花卉企业绿科环球有限公司首先进入翁源,创办了仙鹤花卉种植基地有限公司。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紧随其后。外来企业的进驻,助推翁源走上国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农户参与 变散为合
    引进外来企业只是一个开始,翁源县期望借助企业来带动翁源人的参与和发展。虽然翁源县有丰富的国兰资源,但发展规模化种植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每亩成本投入在10万元左右,普通农民没有实力参与。2005年前后,进入翁源投资的花卉企业越来越多,政府为企业协调租赁土地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形成了有钱的企业很难找到土地,拥有土地的农民想参与却无钱投资的尴尬局面。翁源国兰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翁源县花卉产业办开始到各地考察。他们发现,一个地方的某种产业要实现产业化,必须有当地的大多数人参与并成为主业。几家公司在翁源投资,规模再大,也不过是几家企业,收入所得大部分要带走,无法与当地经济融为一体。翁源的花卉产业,只有发动当地广大农民参与,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可农户如何参与国兰产业发展呢?通过多方考察论证,翁源县决定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仙鹤花卉种植基地有限公司为依托,尝试“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签约种植,确保农民投资的低风险,这一家企业就带动当地100多家农户成为兰花种植专业户。
  依靠这种模式,翁源的国兰产业突破瓶颈,迅速发展起来,当地也涌现出一批种花致富的典型。江尾镇仙北村的村民陈现夫,开始是在台商开设的兰园里打工,学种兰花。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他自筹资金20万元,成为当地第一个搭棚种植兰花的专业户。目前,他的兰园面积已发展到20多亩,成为翁源兰花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员。
  资金和技术是农户发展产业最为棘手的难点。为鼓励农民种植国兰,翁源县各镇因地制宜出台了优惠政策。如江尾镇镇政府对种植花卉一亩以上的农户,按每亩500元进行补贴。同时,政府出面协调农村信用社的关系,发展花卉种植的农户每户可得到3万元以下的贷款。每年镇政府还牵头举办四期技术培训班,给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到2010年,翁源县国兰种植面积已达9000多亩,仅在江尾镇境内省道S245线两旁就建成了长5公里、面积5000多亩的“仙鹤兰花长廊”,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翁源也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兰科植物保育委员会授予“中国兰花之乡”的称号。2010年,翁源兰花年产值达3.7亿元,销售额达1.8亿元,其中出口国兰的数量占广东国兰总出口量的40%。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