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薰衣草的生长环境要求

日期:2018-03-13     浏览:7083    

薰衣草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生态观赏价值。其植株低矮,全株四季都呈灰紫色,生命力强,耐修剪,叶形花色优美,高贵典雅。可用于建薰衣草专类芳香植物园,做到绿化、美化、彩妆、香化一体。既能观赏,又能净化空气、治疗疾病,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薰衣草的简介

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轮伞花序在枝顶聚集成间断或近连续的穗状花序,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其叶形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颀长秀丽,是庭院中一种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适宜花径丛植或条植,也可盆栽观赏。

薰衣草的生长习性

1、温度:薰衣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成年植株既耐低温,又耐高温,在收获季节能耐高温40℃左右。幼苗可耐受-10℃的低温。气温在8℃左右,开始萌动,需10-15天;平均气温在16-18℃,开始现蕾,需25-30天;平均气温在20-22℃,开始开花;平均气温在26-32℃,是结实期。

2、水分:薰衣草喜干燥环境,年降雨量在600-800毫米比较适合。返青期和现蕾期,植株生长较快,需水量多,开花期需水量少,结实期水量要适宜,冬季休眠期要进行冬灌或有积雪覆盖。

3、日照:薰衣草生长发育期要求日照充足,全年要求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植株若在阴湿环境中,则会发育不良、衰老较快。

4、土壤:薰衣草根系发达,性喜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良好而富含硅钙质的肥沃土壤,酸性或碱性强的土壤及黏性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块,都不宜种植。

薰衣草浇水的方法

薰衣草喜干燥环境,不耐潮湿,家庭养切忌经常浇水,盆土或地面不能积水,应保持通风。上盆后浇一次透水,成活后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浇水时要注意,水不要直接浇到叶片上,也不要让泥土溅到枝叶上,以免产生病害。

薰衣草施肥的方法

施肥可将骨粉放在盆土内当做基肥(每三个月用一次),成株后再施用磷肥较高的肥料。施淡肥。

 

薰衣草的栽培条件

1、温度:薰衣草为半耐热性,好凉爽,喜冬暖夏凉,生长适温15~25℃,在5~30℃均可生长,长期高于38~40℃顶部茎叶枯黄,北方冬季长期在0℃以下即开始休眠。

2、水分:薰衣草是一种性喜干燥、需水不多的植物,返青期和现蕾期需水量多,开花期需水量少,结实期水量要适宜,冬季休眠期要进行冬灌或有积雪覆盖。

3、日照:薰衣草属长日照植物,生长发育期要求日照充足,全年要求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植株若在阴湿环境中则会发育不良、衰老较快。

4、土壤:薰衣草根系发达,性喜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良好而富含硅钙质的肥沃土壤,酸性或碱性强的土壤及黏性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块都不宜种植。

薰衣草的播种方法

1、温水浸种:熏衣草的种子要用40度温水浸泡,可以提高提高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水凉后继续浸泡24小时,这样容易发芽。

2、播种方法:一般种子稍大些的(如熏衣草、鼠尾草),可以每个容器里点播2~3粒,发芽后视小苗生长状况留一株较强壮的,种子细小的(如马约兰),可以撒播,用手沾一些种子,轻轻撒在土上,发芽后间苗。酌情留1~3株小苗。

3、种子覆土:种子覆土厚度要看种子大小,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细小的种子土要薄些,薰衣草种子大可以土盖的厚些,有些种子趋光性强,可以不覆土(如香蜂草、弥迭香)。

4、浇水保湿:熏衣草播种后要浇透水,浇水要用细喷壶,不能用力,以免将种子冲走,最好用坐盆法,就是用大盆盛2/3盆水,将容器坐到盆里,让水从容器的底孔漫漫渗入,大盆里的水位不要超过容器中土的高度,播种后容器上面要盖上保鲜膜,保鲜膜上刺几个小洞透气,把容器放在阳光下,保持20度左右的温度,大部分种子一周后可以发芽。

5、发芽管理:薰衣草种子发芽后,可以把保鲜膜拿掉,种子小的,可以等小苗稍强壮一些再拿掉。

6、适时上盆:薰衣草种子发芽后,小苗长出4~6片真叶后就可以上盆了,刚开始上盆要用小盆,等小苗长大后,再酌情更换大盆,换盆时要等土干一些的时候再换,先在小盆中加入一半以上,有一定肥力的培养土,为了不破坏根系,移植时不需抖落根部附近的土壤,将其直接移入小盆,再将土壤添满根部,移植后一定要浇透水,并遮阴几天,然后就可以放到阳光下养护了。

薰衣草的花语

在欧洲传统中,薰衣草似乎与爱情天然相关,大量的爱情传说或民间习俗都涉及到薰衣草,《薰衣草代表真爱》是伊丽莎白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诗。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意味着一种含蓄的示爱,一种坚定的承诺,历经磨难而终能携子之手。薰衣草被人们认为是驱除不洁之物及熏香的重要工具之一。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苗木品种
推荐苗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