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实拍图
详情说明
草莓跨季生产高效栽培技术
2设施栽培、跨季生产
2.1定植
一般9月中下旬定植,迟不迟于10月上旬。1畦栽2行,行距30cm(定植行离畦边15cm),株距15~20cm。栽时注意将草莓根茎基部弯曲的凸面朝向垄外侧,以便花穗都向垄外侧抽生。栽植深度“深不压心,浅不露根”。
2.2适时扣棚覆地膜
一般在10月下旬扣棚保温。冬季实行多层覆盖,即除了棚膜、地膜外,冷月份还加盖“天幕”,即离棚膜20cm下再覆一层大棚,促使草莓不休眠,确保棚内草莓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
扣棚时开始覆盖地膜。为方便快速,覆地膜方法改破膜提苗为畦面对接法:即一畦两膜,从畦侧覆起,盖到草莓处用刀破膜伸苗,两膜在两行苗中间垫迭。刚扣棚时不能将地面全部覆膜,因为此时棚内温度较高,易造成空气干燥而烧叶,仅盖到高畦的侧面,畦沟暂不覆盖,以便保持高温高湿环境。
2.3适喷赤霉素
为克服草莓休眠,促进生长,保温后须随即喷赤霉素。喷赤霉素应注意几点:a.扣棚保温后,就要喷。b.喷时天气要晴好。c.浓度以8mg/L为宜,每株5ml。d.对准植株心部叶喷,每株1次。e.批果采收结束,剥老叶后7天喷1次赤霉素。第二批果采后,同样处理。
3高畦种植,施足肥水
3.1整高畦,巧施基肥
大棚草莓生长过程中需要多次灌水,深沟高畦栽培为宜。一般整成“沟三畦六深二”,即沟宽30cm,畦宽60cm,沟深20~25cm,每畦栽2行草莓。
将整畦时惯用的基肥施用方法――漫施法改为“间层施肥法”。间层施肥法有“夹层式”与“间沟式”两种方法。“夹层式”施肥:将园地深翻,耙细整平后,将肥料均匀撒施于种植畦的部位,畦沟处不撒,然后将畦沟处的松土铺放到畦面上,后筑成宽60cm,高20~25cm的栽植畦。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复合肥30kg。
“间沟式”施肥:深沟高畦筑成后,定植前,在两条定植沟之间开一浅沟(5~7cm深),将基肥施入沟中,然后边混匀肥土,边回填盖土。“间层式”施基肥,可以避免定植苗与肥料直接接触而发生肥害。
3.2足量供水
草莓是浅根性植物,整个生长期对水分的反应很敏感。定植后随即浇定根水。自定植的第2天起,一周内,天天浇水;一周后,3天浇1次水;缓苗期后,草莓进入正常生长,每周浇1次足水。草莓栽培的4个时期(保温开始初期、果实膨大期、收获高峰期以及收获高峰过后的发叶期)应特别注意水分供应。
其果实膨大期要求土壤大持水量80%,一般的浇水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特别是在地膜覆盖下,栽培面积比较大时。因此采取沟灌,即在畦沟中灌水,畦沟中的水渗入高畦土壤中,土壤不会板结,果实上也不会溅到泥浆。保温初期可直接浇水或沟灌,以后实行(地)膜下灌水。
草莓跨季生产高效栽培技术
4植株管理
4.1植株调整
始花前摘除植株基部发生的所有侧芽。定植到现蕾阶段,去除基部老叶,保留6~7片叶。开花结果期发生少量的匍匐茎,也随时摘除。同时除去小分枝果和弱小果,一般每花穗留果7~9个。每批果实采收后必须进行强摘叶,每株保留5~6片健康叶,其余基部叶全部摘除。将摘下叶带出到棚外销毁,以免病菌传播。
4.2棚内放蜂,促结好果
一般每棚(约200平方米)放蜜蜂一箱,每箱放3~5筐蜂,在初花期开始放蜂,直到采果结束。蜂箱放入棚前10~15天,彻底防治1次病虫害,尤其是虫害。蜂箱放入后尽量少用农药,尤其是禁止用杀虫剂。
4.3追“三肥”,促结大果
草莓整个生长期多次现蕾、多次开花结果,养分消耗较多。为此,除了施足基肥外,必须重施追肥。除了铺地膜前施一次接力肥(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8~10kg)外,以后在现蕾和初花期、果实膨大期及果实采收后分别追施好花蕾肥、膨大肥和发叶肥,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10~15kg,每批开花结果期都必须追好这3次肥。
5分段管理温湿度、控制病害
5.1根据生育进程调节温度
盖棚后的7~10天内,棚内温度白天必须保持30℃以上,以防植株进入休眠。盖棚至现蕾前应高温高湿,以保证尽早现蕾开花。开始现蕾时揭棚降温,现蕾后逐步将温度下降至25℃。开花期,白天温度保持23~25℃,晚上温度保持8~10℃。果实转白后温度保持在20~22℃。收获期温度保持在18~20℃。12月下旬至翌年1月冷季节,保证草莓植株附近夜间温度不低于5℃。翌春气温回升后,白天当大棚内温度达到25℃以上时,应加大换气口,通风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