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名称 | 米经(cm) | 高度(cm) | 冠幅(cm) | 地径(cm) | 价格(元) | 单位 |
梨树苗 | 0.8 | 120 | 80 | 1 | 2 | 元/棵 |
梨树苗 | 1 | 110 | 120 | 2 | 2.2 | 元/棵 |
梨树苗 | 2 | 150 | 100 | 2 | 2.8 | 元/棵 |
梨树苗 | 3 | 150 | 150 | 1 | 3.5 | 元/棵 |
梨树苗 | 4 | 180 | 180 | 2 | 3.8 | 元/棵 |
病虫害及防治 1、病害梨的主要病害有黑星病、锈病、黑斑病和轮纹病几种 (1)梨黑星病;为害叶片、果实、芽、花序和新梢,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引起叶片干枯早落,幼果龟裂、畸形,也易早落 病菌在芽鳞、病叶、病果和枝条上越冬,次年借风雨传播 花序和新稍基部常先发病 该病从花期到果实采收期都可发生,发病轻重与当年降雨多少密切相关 防治方法:晚秋清除落叶、病果、病枯枝等,减少越冬菌源 花期前后摘除有病花丛和病梢,消灭传播中心 生长期喷药防治,次掌握在花序分离期,第二次在谢花70%左右时 药剂可用石灰倍量式240-200倍的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 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和发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喷药 (2)梨锈病:又称赤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新梢和果实,后期病部长出淡黄色毛状物,为病菌的锈子器 发病严重时叶片枯萎早落,病果成畸形,也易早落 梨锈病菌具有中间寄生--桧柏和龙柏,并在其上产生冬孢子堆 春雨后,冬孢子堆膨胀产生小孢子,借风传播到梨树上,引起发病,以后病斑上先后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器,散发出锈孢子,再随风飞回中间寄主上越夏、越冬 防治方法:在梨园附近5公里内,不宜栽植桧柏或花相等中间寄主 附近如有风景区,春季在冬拘于难未破裂时对中间寄主喷0.3%五氯酸钠混加波美1度石硫合剂,以抑制冬孢子的萌发 同时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2-3次进行保护,此外,喷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也有较好的效果 在梨盛花期间应避免用药
品种表现 1、形态特征 树冠圆头形 幼树树姿直立,成年树树姿开张 树干浅灰褐色,多年生枝棕褐色, 皮细光滑, 1 a 生枝黄褐 色,梢无茸毛,平均枝 长82 cm,粗 3.1 mm,节间长 5.5 cm,分枝角度 45 ~ 55° 叶片长卵圆形,平展,深绿色,叶缘锯齿锐且密,叶背具茸毛 花芽肥大,心脏形,花朵数 6 ~ 11 朵/花序,花初开时粉红色,盛花期呈白色 2、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果面光滑,有光泽,表面无果锈 果实个大,整齐,平均单果质量260 g,果 460 g 果梗长3.8 cm,粗 3 mm 果实翠绿色,采后 15 d 变为鲜红色 梗洼 、萼洼中深 、中广,萼片脱落或残存 果皮薄,果心中等大小 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脆,石细胞少,汁液多 总糖含量 9.67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0 %~ 13.5 %,可滴定酸含量 0.085 %,Vc 含量 3.85 mg/100 g 风味甘甜可口,有香味,品质上等 耐贮性较强, 室温下可存放30 d左右,2 ~ 5 ℃低温下可贮藏2 ~ 3 个月 3、生长结果习性 幼树生长旺盛, 树势强健,生长易直立;成龄树树姿较开张,分枝少,背上枝较多 干性强,萌芽率高 (70 %以上),成枝力中等(剪口下可 抽生 3 个 15 cm 以上新梢),分枝角度较小 早果性强,高接树当年便可形成花芽, 第 2 年就有产量 花序座果率较高,自然授粉状态下座果率高达 69 % 有腋花芽结果习性 进入盛果期以短果枝结果为主 大小年结果和采前落果现象不明显
黄冠梨树苗:果实椭圆形,个大,平均单果重235克,1大果重360克 果实纵径7.5厘米,横径6.9厘米 果皮黄色,果面光洁,果点小、中密 果柄长4.35厘米,粗0.28厘米 梗洼窄,中广 萼洼中深,中广;萼片脱落 外观酷似“金冠”苹果 外观综评极好 果心小,果肉洁白,肉质细腻,松脆,石细胞及残渣少 风味酸甜适口并具浓郁香味 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4%,总糖、总酸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9.376%、0.2009%和2.8毫克/百克 品质综评极上 自然条件下可贮藏20天,冷藏条件下可贮至翌年三四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