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名称 | 米经(cm) | 高度(cm) | 冠幅(cm) | 地径(cm) | 价格(元) | 单位 |
枸骨 | - | 50 | 50 | - | 15 | 元/棵 |
枸骨 | - | 80 | 80 | - | 20 | 元/棵 |
枸骨 | - | 100 | 100 | - | 30 | 元/棵 |
枸骨 | - | 120 | 120 | - | 60 | 元/棵 |
枸骨球 | - | 50 | 50 | - | 15 | 元/棵 |
枸骨球 | - | 80 | 80 | - | 20 | 元/棵 |
枸骨球 | - | 100 | 100 | - | 30 | 元/棵 |
枸骨球 | - | 120 | 120 | - | 60 | 元/棵 |
生于海拔150-1900米的山坡、丘陵等的灌丛中、疏林中以及路边、溪旁和村舍附近。
耐干旱,每年冬季施入基肥,喜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盐碱。较耐寒,长江流域可露地越冬,能耐-5℃的短暂低温。喜阳光,也能耐阴,宜放于阴湿的环境中生长。夏季需在阴棚下或林阴下养护。冬季需人室越冬。
【形态特征】
树皮灰白色,高(0.6~)1~3米;稀有8~10米。幼枝具纵脊及沟,沟内被微柔毛或变无毛,二年枝褐色,三年生枝灰白色,具纵裂缝及隆起的叶痕,无皮孔。
叶片厚革质,二型,四角状长圆形或卵形,长4~9厘米,宽2~4厘米,先端具3枚尖硬刺齿,中央刺齿常反曲,基部圆形或近截形,两侧各具1~2刺齿,有时全缘(此情况常出现在卵形叶),叶面深绿色,具光泽,背淡绿色,无光泽,两面无毛,主脉在上面凹下,背面隆起,侧脉5或6对,于叶缘附近网结,在叶面不明显,在背面凸起,网状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4~8毫米,上面具狭沟,被微柔毛;托叶胼胝质,宽三角形。
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基部宿存鳞片近圆形,被柔毛,具缘毛;苞片卵形,先端钝或具短尖头,被短柔毛和缘毛;花淡黄色,4基数。雄花;花梗长5~6毫米,无毛,基部具1~2枚阔三角形的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5毫米,裂片膜质,阔三角形,长约0.7毫米,宽约1.5毫米,疏被微柔毛,具缘毛;花冠辐状,直径约7毫米,花瓣长圆状卵形,长3~4毫米,反折,基部合生;雄蕊与花瓣近等长或稍长,花药长圆状卵形,长约1毫米;退化子房近球形,先端钝或圆形,不明显的4裂。
【种植要求】
浇水:生长旺盛时期需勤浇水,一般需保持盆土湿润、不积水,夏季需常向叶面喷水,以利蒸发降温。
施肥:一般春季每2周施一次稀薄的饼肥水,秋季每月追肥一次,夏季可不施肥,冬季施一次肥。
修剪:枸骨萌发力很强,很耐修剪,对成景的作品,平时可剪去不必要的徒长枝、萌发枝和多余的芽,以保持一定的树型。对需加工的树材,可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枝条,以利加工造型。
翻盆:枸骨盆景通常2~3年翻盆一次,常于春季2~3月进行,也可在秋后树木进入休眠期时进行。翻盆时可修去部分老根,施足基肥,保留1/2旧土,重新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