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名称 | 米经(cm) | 高度(cm) | 冠幅(cm) | 地径(cm) | 价格(元) | 单位 |
黄栌苗 | - | - | - | - | 2.6 | 元/棵 |
黄栌苗 | - | - | - | - | 2.8 | 元/棵 |
黄栌苗 | - | - | - | - | 1.8 | 元/棵 |
黄栌苗 | - | - | - | - | 1.6 | 元/棵 |
黄栌苗 | - | - | - | - | 1.5 | 元/棵 |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圆形,高可达3-5m,木质部黄色,树汁有异味;单叶互生,叶片全缘或具齿,叶柄细,无托叶,叶倒卵形或卵圆形。圆锥花序疏松、顶生,花小、杂性,仅少数发育;不育花的花梗花后伸长,被羽状长柔毛,宿存;苞片披针形,早落;花萼5裂,宿存,裂片披针形:花瓣5枚,长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度为花萼大小的2倍;雄蕊5枚,着生于环状花盘的下部,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型,偏斜,1室1胚珠;花柱3枚,分离,侧生而短,柱头小而退化。核果小,干燥,肾形扁平,绿色,侧面中部具残存花柱;外果皮薄,具脉纹,不开裂;内果皮角质;种子肾形,无胚乳。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习性
黄栌性喜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不耐水湿,宜植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 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秋季当昼夜温差大于10℃时,叶色变红。
分布情况
原产于**西南、华北和浙江;南欧、叙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及
变种分类
红叶(变种)Cotinuscoggygriavar. cinerea Engl.
灌木,高3-5米。叶倒卵形或卵圆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或尤其叶背显著被灰色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叉开;叶柄短。圆锥花序被柔毛;花杂性,径约3毫米;花梗长7-10毫米,花萼无毛,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2毫米,宽约0.8毫米;花瓣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约1毫米,无毛;雄蕊5,长约1.5毫米,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形,径约0.5毫米,花柱3,分离,不等长,果肾形,长约4.5毫米,宽约2.5毫米,无毛。
产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生于海拔700-1620米的向阳山坡林中。间断分布于东南欧。
木材黄色,古代作黄色染料。树皮和叶可提栲胶。叶含芳香油,为调香原料。嫩芽可炸食。叶秋季变红,美观,即北京称之"西山红叶"。
与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产的原变种不同在于叶两面、尤其叶背显著被毛,花序被柔毛。
毛黄栌(变种)Cotinuscoggygriavar. pubescens Engl.
叶多为阔椭圆形,稀圆形,叶背、尤其沿脉上和叶柄密被柔毛;花序无毛或近无毛而与前一变种相区别。
产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生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林中。间断分布于欧洲东南部,经叙利亚至苏联(高加索)。
粉背黄栌(变种)Cotinuscoggygriavar. glaucophylla C. Y. Wu
叶卵圆形,较大,长3.5-10厘米,宽2.5-7.5厘米,无毛,但叶背显著被白粉;叶柄较长,1.5-3.3厘米,与欧洲产的原变种显著不同。
产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生于海拔1620-2400米的山坡或沟边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