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草莓苗病虫害大全 草莓苗价格 红颜草莓苗种植技术

供应产品: 草莓苗
高度(cm): 2
冠幅(cm): 20
地径(cm): 0.8
产品价格: 0.55元/棵
最小起订: 1000 棵
供货总量: 8900000 棵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产地区域: 山东 泰安
发货地址: 泰安开发区北集坡街道办事处庵上村
发布时间: 2018-08-13 07:36
更新时间: 2024-11-12 13:26
发送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产品说明
基地实拍图
草莓苗草莓苗草莓苗
详情说明


                                                      史上全草莓病害!记得收藏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果柄、花萼、茎等部位。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

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体,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

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片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叶柄、匍匐茎、花也可枯死。

  防治方法:

 ①适时定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加强管理,苗期小水勤浇,降低土温
 
 ②发病初期,可选择以下药剂防治:农用硫酸链霉素;春雷?王铜;中生菌素,或三氯异氰尿酸。


    草莓蛇眼病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叶片、果柄、花萼。

 叶片染病:初形成小而不规则的红色至紫红色病斑,扩大后中心变成灰白色圆斑,边缘紫红色,似蛇眼状,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

果柄、花萼染病:形成边缘颜色较深的不规则形黄褐至黑褐色斑,干燥时易从病部断开。

 防治方法:

 ①及时摘除残枝病叶,烧毁或深埋;定植后汰除病苗;科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通风。

 ②发病初期,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春雷?王铜;吡唑醚菌酯,或嘧菌酯。


   草莓丝核菌芽枯病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蕾、新芽、托叶和叶柄基部,引起苗期立枯,成株期引起叶片腐败,根腐和烂果等。

 植株基部发病:地面部分初生无光泽褐斑,逐渐凹陷,并长出米黄至淡褐色蛛巢状线体,有时能把几个叶片缀连在一起。

叶柄基部和托叶发病:病部干缩直立,叶片青枯倒垂;开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机,并逐渐青枯萎倒。新芽和蕾发病: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

 茎基部和根发病: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

 果实发病:表面产生暗褐色不规则斑块、僵硬,终全果干腐,温度高时可长出上述菌丝体。已着色的浆果发病:病部变褐,外围产生较宽的褐色白带,红色部分略转胭脂红色,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引起湿腐或干腐,但不长灰色霉状物,是与灰霉果腐病区别之处。急性发病时植株呈猝倒状。

 防治方法:

 ①发现病苗及时与病土一起发出烧毁;合理密植,科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通风。

 ②发病初期,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多抗霉素;吡唑醚菌酯,或嘧菌酯。


       草莓枯萎病

  危害特征: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以病菌侵害根部,先在地上部分表现出病态,心叶变黄绿色或黄绿色卷曲,叶小而狭,船形,叶片无光泽,下部叶片变紫色枯萎,叶缘褐色向内卷。叶柄和果柄的维管束变褐色与褐黑色,地下根系呈黑褐色,不长新根,潮湿时近地面基部长出紫红色的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①建立无病繁育田;水旱轮作3年以上;发现病株,及时拔出,烧毁或深埋,病穴施用生石灰。

 ②栽培时,可选用以下药剂:多菌灵;春雷?王铜,或硫菌灵边栽边浇灌根部,每株浇灌150~250ml药剂。


    草莓黄萎病

  危害特征:开始发病时首先侵染外围叶片、叶柄,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型病斑,叶片失去光泽,从叶缘和叶脉间开始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

新叶表现出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开始变成青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被害株叶柄、果梗和根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的部分或全部变褐根在发病初期无异常,病株死亡后地上部分变黑褐色腐败。

当病株下部叶子变黄褐色时,根便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有时在植株的一侧发病,而另一侧健在,呈现所谓“半身枯萎”症状,病株基本不结果或果实不膨大。

  防治方法:

 ①水旱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烧毁或深埋;夏季进行太阳能消毒土壤;栽种无毒健壮秧苗。

 ②栽培时,可选用以下药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恶霉灵,或嘧菌酯浸根或栽后灌根。


    草莓青枯病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茎部,幼苗期为害匍匐茎和根颈,初期呈铁锈色斑点,逐渐变为褐色直至死亡。保护地栽培主要为害茎部,呈铁锈色,逐渐向茎内扩展,先为褐色,后为棕色,后为黑色,切断茎部能嗅到酸臭气味。

 防治方法:

 ①育苗前整平土地,高畦种植;及时清除病株,烧毁或深埋;科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通风。

 ②育苗前用:60%三氯异氰尿酸片剂1000倍液喷洒地面。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


   草莓病毒病

  危害特征:全株均可发生,多表现为花叶、黄边、皱叶和斑驳。病株矮化,生长不良,结果减少,品质变劣,甚至不结果;复合感染时,症状不同。在我国草莓主栽区有4种病毒,即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莓、草莓镶脉病莓和草莓皱缩病莓。

 草莓斑驳病毒:单独侵染时,草莓无明显症状,但病株长势衰退,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时,可致草莓植株严重矮化,叶片变小,产生褪绿斑,叶片皱缩扭曲。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幼叶黄色斑驳,边缘褪绿,后逐渐变为红色,植株矮化,叶缘不规则上卷,叶脉下弯或全叶扭曲,终至枯死。

 草莓镶脉病毒:植株生长衰弱,匍匐茎抽生量减少;复合侵染后叶脉皱缩,叶片扭曲,同时沿叶脉形成黄白色或紫色病斑,叶柄也有紫色病斑,植株极度矮化,匍匐茎数量减少。

 草莓皱缩病毒:植株矮化,叶片产生不规则黄色斑点,扭曲变形,匍匐茎数量减少,繁殖率下降,果实变小;与斑驳病莓复合侵染时,植株严重矮化。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采用草莓茎尖脱毒技术,建立无毒苗培育供应体系,栽植无毒种苗;引种时,严格剔除病种苗。加强田间检查,一经发现立即拔除病株并烧掉;从苗期开始防治蚜虫。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氨基寡糖素;吗胍?乙酸铜;香菇多糖,或盐酸吗啉胍。


     草莓黏菌病

  病部白色粉末状硬壳质影响光合、呼吸作用

  危害特征:病部表面初期布满胶黏淡黄色液体,后期长出许多淡黄色圆柱形孢子囊,圆柱体周围蓝黑色有白色短柄,排列整齐地覆盖在叶片、叶柄和茎上。此时受害部位不能正常生长,或有其他病杂菌生长而造成腐烂,此时如遇干燥天气则病部产生灰白色粉末状硬壳质结构,不仅影响草莓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害叶不能正常伸展、生长和发育,黏菌在草莓上一直黏附到草莓生长结束,严重的植株枯死,果实腐烂,造成大幅度减产。

 防治方法

 ①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地块及砂性土壤栽培;科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通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栽培密度适宜,不可过密。

 ②发病初期,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多抗霉素B;多菌灵,或嘧菌酯。


      草莓革腐病
  呈淡褐色水烫状斑有皮革状发硬的感觉

  危害特征:主要发生在果实和根部,匍匐茎上也能发病。

  根发病:根先发病,切开病根可见从外向里变黑,革腐状。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中期仅表现生长较差,略矮小,至开花结果期则地上部出现失水状,逐渐萎蔫直至整株死亡。

  果实发病:呈淡褐色水烫状斑,并且能迅速蔓及全果,病部褪色失去光泽,用手轻捏有皮革状发硬的感觉,湿度大时果面长出白色菌丝。

  苗期发病:匍匐茎发干萎蔫,后干死。

  防治方法:

 ①建立无病繁殖苗基地,实行统一供苗;整平土地、建好排水沟,防止积水。

 ②发病初期,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甲霜灵?百菌清;烯酰吗啉,或嘧菌酯。


            草莓根腐病

       红褐色不规则的斑块发黄变褐、坏死至卷缩

  危害特征:主要表现在根部。发病时由细小侧根或新生根开始,初出现浅红褐色不规则的斑块,颜色逐渐变深呈暗褐色。随病害发展全部根系迅速坏死变褐。

地上部分先是外叶叶缘发黄、变褐、坏死至卷缩,病株表现缺水状,逐渐向心叶发展至全株枯黄死亡。

  防治方法:

 ①选种早熟避病或抗病品种;实行轮作;严禁大水漫灌,避免灌后积水;发病重的棚区进行高温高湿闷棚。

 ②防治从苗期抓起,在草莓匍匐茎分株繁苗期及时拔除幼苗、病苗;并用药剂预防2~3次;定植后要重点对发病中心株及周围植株进行防治;发病时采用灌根或喷洒根茎的方法防治。

 ③发病初期,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甲霜灵?锰锌;烯酰吗啉,或异菌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