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绵木(拉丁文名:Euonymus maackii Rupr.),别名:白杜、明开夜合、华北卫矛、桃叶卫矛,卫矛科、卫矛属小乔木植物,高达6米。叶卵状椭圆形、卵圆形或窄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有时极深而锐利;叶柄通常细长,但有时较短。淡白绿色或黄绿色,直径约8毫米;小花梗长2. 5-4毫米;雄蕊花药紫红色,花丝细长,蒴果倒圆心状,成熟后果皮粉红色;种子长椭圆状,种皮棕黄色,假种皮橙红色,全包种子,成熟后顶端常有小口。植物木材可供器具及细工雕刻用;树皮含硬橡胶,种子含油率达40%以上,可用做工业用油。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6米。叶卵状椭圆形、卵圆形或窄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有时极深而锐利;叶柄通常细长,常为叶片的1/4-1/3,但有时较短。聚伞花序3至多花,花序梗略扁,长1-2厘米;花4数,淡白绿色或黄绿色,直径约8毫米;小花梗长2.5-4毫米;雄蕊花药紫红色,花丝细长,长1-2毫米。蒴果倒圆心状,4浅裂,长6-8毫米,直径9-10毫米,成熟后果皮粉红色;种子长椭圆状,长5-6毫米,直径约4毫米,种皮棕黄色,假种皮橙红色,全包种子,成熟后顶端常有小口。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喜光,稍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也耐水湿,而以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生长好。根系深而发达,能抗风; 根蘖萌发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对SO2的抗性中等。
种下等级
Euonymus bungeanus Maxim.; 种下等级:b.Euonymus maackii Rupr. f. salicifolius T. Chen; 种下等级:c.Euonymus maackii Rupr. var. trichophyllus Y. B. Chang
生境: 草原带固定沙地, 草原带固定沙地灌丛, 草原带沙地, 草原带山坡, 沟边灌丛中, 河边开阔地, 阔叶林缘, 阔叶林中 , 林缘, 路边, 落叶阔叶林中, 沙地, 山谷, 山谷常绿阔叶林中, 山坡, 山坡阔叶林中, 山坡疏林中, 硬梁地, 栽培
海拔下限100
海拔上限2200
不是**特有
非人工引种栽培
分布情况
产地区域广阔,北起黑龙江包括华北、内蒙古各省区,南到长江南岸各省区,西至甘肃,除陕西、西南和两广未见野生外,其他各省区均有,但长江以南常以栽培为主。分布达乌苏里地区、西伯利亚南部和朝鲜半岛。模式标本采自黑龙江北部。[1]
国外分布
朝鲜;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达乌里; 俄罗斯远东地区:乌苏里; 俄罗斯远东地区:则亚-布列亚
国内分布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自治区,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新疆自治区, 山东省, 江苏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四川省, 云南省, **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繁殖可用播种、分株及硬枝扦插等法。[2]
种实采集
丝棉木5月花开,10月果实成熟。10月中下旬即可采种,选择生长快、结果早、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采后先在阳光下摊晒,待果皮开裂后,收集种子并在阴凉干燥处阴干。采种不宜过晚,过晚种皮开裂,种子脱落,不易采收。
丝绵木(拉丁文名:Euonymus maackii Rupr.),别名:白杜、明开夜合、华北卫矛、桃叶卫矛,卫矛科、卫矛属小乔木植物,高达6米。叶卵状椭圆形、卵圆形或窄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有时极深而锐利;叶柄通常细长,但有时较短。淡白绿色或黄绿色,直径约8毫米;小花梗长2. 5-4毫米;雄蕊花药紫红色,花丝细长,蒴果倒圆心状,成熟后果皮粉红色;种子长椭圆状,种皮棕黄色,假种皮橙红色,全包种子,成熟后顶端常有小口。植物木材可供器具及细工雕刻用;树皮含硬橡胶,种子含油率达40%以上,可用做工业用油。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6米。叶卵状椭圆形、卵圆形或窄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有时极深而锐利;叶柄通常细长,常为叶片的1/4-1/3,但有时较短。聚伞花序3至多花,花序梗略扁,长1-2厘米;花4数,淡白绿色或黄绿色,直径约8毫米;小花梗长2.5-4毫米;雄蕊花药紫红色,花丝细长,长1-2毫米。蒴果倒圆心状,4浅裂,长6-8毫米,直径9-10毫米,成熟后果皮粉红色;种子长椭圆状,长5-6毫米,直径约4毫米,种皮棕黄色,假种皮橙红色,全包种子,成熟后顶端常有小口。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喜光,稍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也耐水湿,而以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生长好。根系深而发达,能抗风; 根蘖萌发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对SO2的抗性中等。
种下等级
Euonymus bungeanus Maxim.; 种下等级:b.Euonymus maackii Rupr. f. salicifolius T. Chen; 种下等级:c.Euonymus maackii Rupr. var. trichophyllus Y. B. Chang
生境: 草原带固定沙地, 草原带固定沙地灌丛, 草原带沙地, 草原带山坡, 沟边灌丛中, 河边开阔地, 阔叶林缘, 阔叶林中 , 林缘, 路边, 落叶阔叶林中, 沙地, 山谷, 山谷常绿阔叶林中, 山坡, 山坡阔叶林中, 山坡疏林中, 硬梁地, 栽培
海拔下限100
海拔上限2200
不是**特有
非人工引种栽培
分布情况
产地区域广阔,北起黑龙江包括华北、内蒙古各省区,南到长江南岸各省区,西至甘肃,除陕西、西南和两广未见野生外,其他各省区均有,但长江以南常以栽培为主。分布达乌苏里地区、西伯利亚南部和朝鲜半岛。模式标本采自黑龙江北部。[1]
国外分布
朝鲜;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达乌里; 俄罗斯远东地区:乌苏里; 俄罗斯远东地区:则亚-布列亚
国内分布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自治区,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新疆自治区, 山东省, 江苏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四川省, 云南省, **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繁殖可用播种、分株及硬枝扦插等法。[2]
种实采集
丝棉木5月花开,10月果实成熟。10月中下旬即可采种,选择生长快、结果早、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采后先在阳光下摊晒,待果皮开裂后,收集种子并在阴凉干燥处阴干。采种不宜过晚,过晚种皮开裂,种子脱落,不易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