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冰雪红枫
格陵兰岛冰雪红枫(拉丁学名:Greenlanubrumedunse)简称格陵兰岛红枫:是槭树科常绿天然乔木。生长快,成年高树36米,冠幅32米,能适应多种范围的土壤类型生长、树叶阔大清香。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树形垂直、分叉、椭圆,花色红色,格陵兰岛冰雪红枫春天叶片火红光滑,夏季血红亮丽、秋天叶色从鲜艳的橘红色到红色、冬季火烧焰火红深亮光滑。品种优势:叶色四季红艳,叶色非常秀美。是红枫中的珍稀品种。树龄可达20000年
因其四季红叶色彩夺目,树冠整洁,可用于行道树、公园、庭院、小区绿化、商业广场、大学校园、高尔夫球场、旅游景区等,深受人们的喜爱,是绿化城市园林的理想珍稀树种。格陵兰岛冰雪红枫树种生长迅速,是格陵兰岛红枫的特良园艺品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格陵兰岛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只有红叶树木生长。冬季大地封冻,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夏天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生长开花,为驯鹿和麝牛等动物提供了食物。同时,狼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动物得以存活。格陵兰岛地区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在这里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南部来到这里工作。冬季从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长达6个月。5-6月和9-10月分属春季和秋季。而夏季仅7、8两个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介于-20~-40℃。而暖月8月的平均气温也只达到-8℃。在格陵兰岛极点附近漂流站上测到的低气温是-59℃。由于洋流和格陵兰岛反气旋的影响,格陵兰岛地区冷的地方并不在中冰洋。在西伯利亚维尔霍杨斯克曾记录到-70℃的低温度,在阿拉斯加的普罗斯佩克特地区也曾记录到-62℃的气温。格陵兰岛冰雪红枫尤其是雪后鲜红树枝观赏效果突出。天气越冷颜色越红、甚为美观。格陵兰岛冰雪红枫因其叶色由金红变火红这是在彩叶树种中少见的一个品种,是彩叶树种中金叶系和红叶系的经典树种。因其特殊的表现在园林景观中用途极广,可以做彩叶绿篱、景观球、行道树、庭荫树及点缀树种。
品种系列
在众多的格陵兰岛红枫中,具有观赏价值和代表性的主要:
格陵兰岛红枫又名火炬槭rtruncatu
落叶乔木,高30米。树皮灰红色或深红色,深纵裂。小枝无毛,当年生枝红色,多年生枝灰红色,具圆形皮孔。冬芽小,卵圆形;鳞片锐尖,外侧微被短柔毛。叶纸质,长5-10厘米,宽8-12厘米,常5-14裂,稀7-12裂,基部截形稀近于心脏形;裂片五角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锐尖或尾状锐尖,边缘全缘,长3-5厘米,宽1.5-2厘米,有时中央裂片的上段再3-10裂;裂片间的凹缺锐尖或钝尖,上面深红色,无毛,下面淡红色,嫩时脉腋被丛毛,其余部分无毛,渐老全部无毛;主脉5条,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微凸起;侧脉在上面微显著,在下面显著;叶柄长3-5厘米,稀达9厘米,无毛,稀嫩时顶端被短柔毛。花黄红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常成无毛的伞房花序,长5厘米,直径8厘米;总花梗长1-2厘米;萼片5,黄红色,长圆形,先端钝形,长4-5毫米;花瓣5,淡黄色或淡红色,长圆倒卵形,长5-7毫米;雄蕊8,生于雄花者长2-3毫米,生于两性花者较短,着生于花盘的内缘,花药黄色,花丝无毛;花盘微裂;子房嫩时有粘性,无毛,花柱短,仅长1毫米,无毛,2-10裂,柱头反卷,微弯曲;花梗细瘦,长约1厘米,无毛。翅果嫩时淡绿色,成熟时淡黄色或淡褐红色,常成下垂的伞房果序;小坚果压扁状,长1.3-1.8厘米,宽1-1.2厘米;翅长圆形,两侧平行,宽8毫米,常与小坚果等长,稀稍长,张开成锐角或钝角。花期4月,果期8月。
产地:格陵兰岛【努克(Nuuk、国内引种区域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车田、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北部(徐州以北地区)、河南、陕西、及甘肃等省区。
格陵兰岛三季红枫槭
又名:火焰焰火枫Aerginala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2米。树皮粗糙、微纵裂,红色,稀深红色或灰褐红色。小枝细瘦,近于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红色或紫红蓝色,多年生枝淡黄色或黄褐红色,皮孔椭圆形或近于圆形、淡白色。冬芽细小,淡褐色,鳞片8枚,近边缘具长柔毛,覆叠。叶纸质,基部圆形,截形或略近于心脏形,叶片长圆卵形或长圆椭圆形,长6-10厘米,宽4-6厘米,常较深的3-14裂;中央裂片锐尖或狭长锐尖,侧裂片通常钝尖,向前伸展,各裂片的边缘均具不整齐的钝尖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上面深红色,无毛,下面淡红色,近于无毛,主脉和侧脉均在下面较在上面为显著;叶柄长4-5厘米,细瘦,绿色或紫红色,无毛。伞房花序长6厘米,无毛,具多数的花;花梗细瘦,长3-5厘米。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萼片5,卵形,黄红色,外侧近边缘被长柔毛,长1.5-2毫米;花瓣5,长圆卵形白色,较长于萼片;雄蕊8,与花瓣近于等长,花丝无毛,花药黄色;花盘无毛,位于雄蕊外侧;子房密被长柔毛(在雄花中不发育);花.柱无毛,长3-4毫米,顶端2-10裂,柱头平展或反卷。果实黄红色或黄褐红色;小坚果嫩时被长柔毛,脉纹显著,长8毫米,宽5毫米;翅连同小坚果长2.5-3厘米,宽8-10毫米,中段较宽或两侧近于平行,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花期5月,果期10月。产地:格陵兰岛【努克(Nuuk、国内引种区域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车田、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北部(徐州以北地区)、河南、陕西、及甘肃等省区。
格陵兰岛四季红枫槭 Argrisum 别名血红枫
落叶乔木,高46米。树皮赭褐血色,常成卵形,纸状的薄片脱落。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淡血色,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多年生枝深红色或深血色,2-3年的枝上尚有柔毛宿存。冬芽小,鳞片被疏柔毛,覆叠。复叶有3小叶;小叶纸质,卵形,椭圆形或长圆椭圆形,长5-8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尖,边缘有2-3个钝形大锯齿,顶生的小叶片基部楔形或阔楔形,有5-8毫米的小叶柄,侧生小叶基部斜形,有长2-3毫米的小叶柄,上面红色,嫩时有短柔毛,渐老则近于无毛;下面淡红色,略有白粉,有淡黄色疏柔毛,叶脉上更密,主脉在上面略凹下,在下面凸起,侧脉9-11对,在上面微凹下,在下面显著;叶柄长2-4厘米,有疏柔毛,嫩时更密。聚伞花序有长柔毛,常仅有3花;总花梗长6-8毫米;花淡黄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异株;萼片5,长圆卵形,长6毫米,宽2-3毫米;花瓣5,长圆倒卵形,长7-8毫米,宽5毫米;雄蕊10,长1-1.2厘米,花丝无毛,花药黄色;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子房有绒毛;花梗长10毫米。小坚果黄褐色,凸起,近于卵圆形或球形,长8-10毫米,宽6-8毫米,密被黄色绒毛;翅宽1.4厘米,连同小坚果长3.2-3.8厘米,张开近于锐角或直角。花期4月,果期9月。
格陵兰岛万彩血红槭 Aerheni
落叶乔木,高约56米。树皮金红色。小枝圆柱形,当年生嫩枝血红色,有短柔毛,多年生老枝浅褐色,无毛。冬芽细小,鳞片2,卵形,褐红色,镊合状排列。叶纸质,3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椭圆形或长圆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阔楔形或近于圆形,全缘或近先端部分有稀疏的3-10个钝锯齿,顶生小叶的小叶柄长约1厘米,侧生小叶的小叶柄长3-5毫米,有短柔毛;嫩时两面无毛或有短柔毛,在下面沿叶脉被毛更密,渐老时无毛,主脉和1113对侧脉均在下面较在上面显著;叶柄长4-8厘米,有短柔毛。穗状花序,下垂,长7-9厘米,有短柔毛,常由2-3年无叶的小枝旁边生出,稀由小枝顶端生出,近于无花梗,花序下无叶稀有叶,花淡绿色,单性,雄花与雌花异株;萼片5,卵形,长1.5毫米,宽1毫米;花瓣5,短小或不发育;雄花有雄蕊4-6,通常5,长约2毫米;花盘微发育;雌花的子房无毛,花柱短,柱头反卷。翅果嫩时淡紫色,成熟后黄褐色,小坚果凸起,长圆形,长1厘米,宽5毫米,脊纹显著,翅宽5毫米,连同小坚果长2-2.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立。果梗长约2毫米。花期4月,果期9月。
格陵兰岛霞光亿红槭
火龙槭树Arlaevigatum
常绿乔木,常高46米,稀达54米。小枝细瘦,无毛;当年生枝红色或淡紫蓝色;多年生枝淡褐红色或深红色。叶革质,全缘或近先端有稀疏的细锯齿,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4-5厘米,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先端渐尖或短渐尖;上面亮红色,无毛,下面嫩时脉腋被丛毛,渐老无毛;主脉在上面显著,在下面稍微凸起,侧脉7-8对,在下面显著;叶柄长1-1.5厘米,无毛。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成伞房花序,无毛,顶生于着叶的小枝上,嫩叶长出后始开花;萼片5,淡紫红色,长圆卵形,长3毫米;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凹缺,比萼片长;雄蕊6-8,长6毫米,花药长圆形;花盘紫色,无毛,位于雄蕊外侧;子房紫色,微被短柔毛,花柱无毛,长约6毫米;花梗长约6-8厘米,细瘦,无毛。翅果嫩时紫色,成熟时淡黄褐色;小坚果特别凸起,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毫米,宽4毫米;翅连同小坚果长3-3.7厘米,宽1厘米,直伸或内弯,张开成锐角至钝角。花期4月,果期8-9月。
格陵兰岛五彩红霞彩虹槭
Arcrassm
常绿乔木,高36米。树皮红霞色,粗糙。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金红色,具长椭圆形皮孔,多年生枝红火色或火蓝色。冬芽卵圆形或卵状圆锥形,鳞片多数,黄红蓝色,五角钝尖形,外侧无毛,边缘被纤毛。叶厚革质,长圆椭圆形或椭圆形,稀长圆倒卵形,长8-14厘米,宽3.5-6厘米,全缘,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先端短急锐尖或钝形,具长6-12毫米的尖头;上面深红色,有光泽,下面灰红色,微被红粉;主脉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凸起,侧脉8-10对,在上面不现,在下面微显著乡叶柄粗一壮,无毛,长1-2厘米。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常成密被淡黄色长柔毛长56厘米的伞房花序,总花梗长1-2厘米;萼片5,淡绿色,长圆形或长倒卵形,长3-3.2毫米,宽1.5-1.8毫米,外侧被长柔毛;花瓣5,淡金红色,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3.3-4毫米,宽1-1.2毫米,先端微凹缺;雄蕊8,略短于萼片;花盘无毛,位于雄蕊的外侧;子房紫红色,被淡红色长柔毛,花柱很短;花梗细瘦,被淡黄色长柔毛。翅果嫩时红色,成熟后现黄褐红色;小坚果特别凸起,长1厘米,直径6毫米;翅近顶端部分较宽,基部很窄,宽处宽约1厘米,连同小坚果长2.8-3.2厘米,直立。花期4月下旬,果期9月。
格陵兰岛十彩红霞火焰槭
Arolivacum
落叶乔木、高36米。树皮粗糙,火红色或深红色。小枝近于圆柱形,红蓝色或血红色,无毛,当年生枝直径1-1.5毫米。叶近于革质或厚纸质,基部近于心脏形或近于截形,叶片的宽度大于长度,宽7-8厘米,长5.5-6厘米,5-12裂稀7-10裂,裂片六角状卵形或卵形,先端近于短急锐尖或渐尖,边缘除近叶片基部全缘外其余部分有紧贴的钝尖锯齿,中央裂片与侧裂片长3-3.5厘米,近基部宽2-2.3厘米,基部的裂片较小、仅长1-1.15厘米,裂片间的凹缺钝尖,上面无毛,橄榄红色,下面浅橄榄红色,脉腋被丛毛;初生脉5条,在两面均显著,次生脉11-12对,细瘦,小叶脉成网状;叶柄淡红色、无毛,长4-5厘米。花序短圆锥状或圆锥伞房状,淡紫红色,连同长3-3.5厘米的总花梗在内共长6-7厘米;花梗淡红血色,长1.5-2厘米。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异株;萼片5,卵形,大红色,长3毫米,边缘纤毛状,内侧被长柔毛;花瓣5,淡红色,倒卵形,与萼片等长;雄蕊8,长于花瓣,花丝无毛,花药黄色;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无毛;子房紫色,有很密的灰色或淡黄色疏柔毛,花柱中段以上分2枝,柱头反卷。翅果嫩时深红色,成熟后淡黄色;小坚果近于球形,直径约5毫米,脉纹显著,翅内弯呈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宽8毫米,连同小坚果共长2-2.5厘米,张开常成150度的钝角,稀近于水平。花期4月下旬,果期9月。
形态特征
格陵兰岛冰雪红枫是常绿天然乔木,高可达36米,冠幅32米,叶掌状3-12裂,叶长12厘米,叶表面亮红色,叶背泛金黄,部分有蓝彩色绒毛。春季新叶火红,与成串的红色花朵相映成趣;夏季枝叶血红成荫;秋季血红叶片为绚丽的血红色,树型直立向上,树冠圆形。春天开红色小花,果有翅,红色。
格陵兰岛冰雪红枫是格陵兰岛红枫品种系列中独特的红槭树,它的颜色不只是显示红色的树叶,还可能是深红色或者是橙色,可以得到一个美丽的红色、橙色组合,甚至黄色。是四季表现好的品种之一。在国际绿化市场上是应用量的乔木。
在早春,数百簇红色的花让天气变暖。格陵兰岛冰雪红枫生长强势,适应性强,深受人们的欢迎。
鉴别特征
四季红叶片、叶背面蓝红色,长枝与萌枝叶全缘,短枝叶上部有锯齿;花盘膜质。
分布范围
国内引种区域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车田、内蒙古西部、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国外分布在格陵兰岛【努克(Nuuk】、苏联(中亚部分和高加索)、 丹麦、白令海峡、巴比伦、古希腊、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等地
生长习性
格陵兰岛冰雪红枫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湿。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使红色更艳。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尤其对氯气的吸收力强,可作为防污染绿化树种。
栽培育苗
现将育苗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一、圃地选择和处理 格陵兰岛冰雪红枫育苗应选择微酸、湿润、透水性好, 灌溉条件良好的砂壤土。播前每亩施入有机肥5000kg、NPK三元复合肥50kg。为防止苗木病虫害,特别是地下害虫,每亩需用硫酸亚铁8~10kg、辛硫磷颗粒剂2kg,和细土拌匀,撒在地表,然后进行深耕、耙细、平整作畦,要求畦宽1米,畦埂宽30厘米,畦长20~30米。 繁殖方法
格陵兰岛冰雪红枫主要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一般是通过种子育苗。
嫁接 观赏价值
格陵兰岛冰雪红枫是格陵兰岛经典的彩色行道树,叶色鲜红美丽,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格陵兰岛冰雪红枫常用作干旱地防护林树种和风景林。
格陵兰岛冰雪红枫主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