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高1-2米;枝褐色或红褐色,幼时被绒毛状短柔毛,疏生皮刺。小叶3-7枚,花枝上有时具3小叶 枝上常5-7小叶,长卵形或椭圆形,顶生小叶常卵形,有时浅裂,长3-8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圆形,顶生小叶基部近心形,上面无毛或疏生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或重锯齿;叶柄长3-6厘米,顶生小叶柄长约1厘米,均被绒毛状短柔毛和稀疏小刺;托叶线形,具短柔毛。
花生于侧枝顶端成短总状花序或少花腋生,总花梗和花梗均密被绒毛状短柔和疏密不等的针刺;花梗长1-2厘米;苞片线形,具短柔毛;花直径1-1.5厘米;花萼外面密被绒毛状短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萼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尾尖,外面边缘具灰白色绒毛,在花果时均直立;花瓣匙形,被短柔毛或无毛,白色,基部有宽爪;花丝宽扁,长于花柱;花柱基部和子房密被灰白色绒毛。黄树莓苗 基地发货 黄树莓苗 基地发货
果实近球形,多汁液,直径1-1.4厘米,红色或橙黄色,密被短绒毛;核具明显洼孔。花期5-6月,果期8-9月。[1] 屠呦呦,诺贝尔得奖
分布范围
产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新疆。生山地杂木林边、灌丛或荒野,海拔500-2000米。日本、苏联(西伯利亚、中亚)、北美、欧洲也有分布。[3]
生长习性
红树莓除适应在-40℃高寒下全裸越冬外,其抗旱耐瘠薄能力已超越了常规树莓品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少数分布热带、亚热带和南半球。[3]
主要价值
食用用途
红树莓别名很多如莓托盘,红马林等,为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营养成份的果、药、生态利用等多项兼用型树种,果实除鲜食外,尚可深加工成饮品,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等。速冻果在国内外市场非常抢手,鲜红艳丽的果色,符合国际树莓速冻的定性指标;药理作用具止咳、化痰、润肺、活血、益肝、利肾等功效。为**新兴开发的第三代水果。
树结浆果的新兴果树,树高1.8米上下,丛生,宝石形的鲜果,浆果圆球形,深红色,甜香味浓,品质好;花托上小浆果排列疏松,很容易与花托分离。植株萌蘖力强,抗旱力强,产量较高,单株丛可结果3千克,每公顷产11250~22 500千克。果实具有独特香味和天然色素,糖含量与苹果、梨、柑桔三大水果相似,氨基酸含量高于苹果、葡萄,富含维生素E和硒,其抗衰老物质SOD(超氧化物岐化酶)及抗*物质(鞣化酸)含量高于现有的任何栽培及野生水果,其根、茎、叶也都有药用功效,在食品、医药、化妆、保健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由于营养成份和出汁率优于所有的水果,得到了国内外果树界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第三代水果和西部大开发的先锋树,被带上太空的三个树种其中就有树莓,前景十分广阔。
红树莓鲜果甘爽多汁,风味爽口,除了大量上市鲜食外,大规模栽培的市县区或乡镇村,深加工的经济效益更可观。树莓的生命力和适应性极强,低温邮寄40天内100%成活,在黑龙江省冷(零下40℃)的高寒山区露地栽培可安全越冬;抗逆性更强,只要能生长植物的土壤,它都能正常生长;在南方各省区栽培表现更好,生长期长,高产高效;九五年引进至今,未发现任何病虫害;树势旺盛,定植一年后苗欺草,更是绿化美化环境和防风固沙的理想品种,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每亩栽苗一千棵,两年自然串根扩满园,达五千棵以上,一次定植,可交替结果百余年,自花结实,栽培当年少量挂果,二年旺果,采收期为每年的4-7月份(因地区温度而异),保护地栽培可提前上市。即使粗放管理:不剪枝、不打药、不施肥、不锄草,年均株产鲜果1市斤左右,市场低价8-1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大面积栽培大果型的“美洲红树莓”和“双季红树莓”是全国农民和下岗人员致富的有效捷径。黄树莓苗 基地发货黄树莓苗 基地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