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改良
土壤中的蚯蚓,对土壤混合、团粒结构的形成及土壤通气状况的改善都有很大益处;土壤中有些微生物繁殖快,活动性强,能促进岩石风化和养分释放,加快动植物残体的分解,有助于营养物质转化,所以,利用有益动物种类也是改良土壤的好办法。微生物肥料也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是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养下降,就不需经常灌水。
2.立地条件与需水
生长在不同地区的国林树木,受当地气候、地形、土壤等的影响,需水状况着别很大。气温高、光照强、空气干燥而且风大的地方、树木的素腾作用就强,其需水量就大,反之则小。土壤的质地、结构与灌水密切相关。如沙土,保水性较差,应“小水勒浇”,较黏重土壤保水力强,灌溉次数和灌水量均应适当减少。若种植地面经过了铺装,或游人践踏严重、透气差的树木,还应给予经常性的地上喷雾,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
3.管理措施与需水
管理措施对园林树木的需水情况有较多影响。一般说来,经过了合理的深翻、中耕、客土,施用丰富有机肥料的土壤,其结构性能好,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高,能及时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因而灌水量较小。
4.园林树木用途与需水
园林绿化的灌溉工作因受水源、灌溉设施、人力、财力等因素限制,常常难以对全部树木进行同等的灌溉,而要根据园林树木的用途来确定灌溉的重点。一般灌水的优先对象是观花灌木、珍贵树种、孤植树、古树名木等观赏价值高的树木以及新栽树木。
5.灌水时期
正确的灌水时期对灌溉效果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都有很大影响。理论上讲,科学的灌水是适时灌溉,也就是说在树木*需要水的时候及时灌溉。根据园林生产管理实际,不妨将树木灌水时期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干旱性灌溉 干旱性灌溉是指在发生土壤、大气严重干旱,土壤水分难以满足树木需要时进行的灌水。在我国,这种灌溉大多在久旱无雨、高温的夏季和早春等缺水时节,此时若不及时供水就有可能导致树木死亡。根据土壤含水量和树木的萎蔫系数确定具体的灌水时间是较可靠的方法。一般认为,当土壤含水量为*大持水量的60%~80%时,土壤中的空气与水分状况,符合大多数树木生长需要,因此,当土壤含水量低于*大持水量的60%以下,决定是否需要灌水。就应根据具体情况、状时的树木体内含水量。萎蔫系数因树种和生长环境不同而异,确定时才灌源,而是要在树木从生理上受到缺水影响时抗灌水。管理性灌溉是根据园林树木生长发育需要,(2)管理性灌溉而在某个特殊时段进行的灌水。例如,在栽植树木时,要浇大量的定根水;在我国北方地区,树木休眠前要灌“冻水”;许多树木在生长期间,要浇花前水、花后水、花芽分化水等。管理性灌溉的时间主要根据树种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而定。灌水的时期应根据树种、气候、土壤及季节等条件而定。具体灌溉时间则因季节而异,夏季应在清晨和傍晚灌溉,此时水温与地温接近,对根系生长影响小;冬季因早晨气温较低,宜在中午前后灌溉。
6.灌水量
树种、品种、土质、气候、植株大小、生长发育时期等对灌水量都有影响。灌水需要一次灌透灌足,应渗透至土壤80~100cm深处,达到土壤*大持水量的60%~80%。
依据不同土壤的持水量、灌溉前土壤湿度、土壤容重、要求的土壤浸湿深度,可确定灌水量,其计算公式为:灌水量=灌溉面积x土壤浸湿深度X土壤容重X(田间持水量一灌溉前土壤湿度)每次灌溉前需要测定灌溉前土壤湿度,而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浸湿深度等可数年测一次。用此公式计算出灌水量后,还可根据树种、品种、生命周期、物候期以及气候、土壤等因素,进行调整,酌情增减,以符合实际需要。
7.灌水方法
灌水的方法影响灌水效果,正确的灌水方法,有利水分在土壤中均匀分布,充分发挥水效,节约铜的灌,降低灌水成本,减少土壤冲刷,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1)漫灌 指田间不修沟、畦,水流在地面以漫流方式进行的灌溉。其缺点是浪费水,在干旱的情况下还容易引起次生盐碱化。(2)分区灌溉 把苗圃地中的树划分成许多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小区进行灌溉。缺点是土壤表面易板结,破坏土壤结构,费劳力且妨碍机械化操作。(3)沟灌 一般应用于高床和高垄作业,水从沟内渗入床内或垄中。此法是我国地面灌溉中普遍应用的一种较好的灌水方法。优点是土壤浸润较均匀,水分蒸发量与流失量较小,防止土壤结构破坏,土壤通气良好。
因苗木市场行情不稳定,包装材料运输方式不同,价格以报价为准,欢迎来电咨询。